rev. – 113- 2024-09-20
教育家陳芝美博士 福州扶輪社創社社員 中華扶輪史研究員 劉敬恒 2016 陳芝美博士 James Ding 1896 1972 在任鶴齡英華中學校長時 是福州扶輪社 Foochow Rotary Club 名社員之一 職業分類為 中學教育 他後來在 1938 1939 度擔任理事 福州扶輪社是在福建省省會成立的第一個社 也是在中華民國成立的第八家扶輪社 1933 上海扶輪社 Shanghai 1930 1931 年度社長費吳生 George Ashmore Fitch 寫信給國際扶輪 表示上海扶輪社擴展委員會決定在福州成立一家新的扶輪社 他利用自己的職業為基督教青年會 Young Men Christian Association YMCA 中華全國 總幹事的身分 邀請基督教青年會福州分會協助組織 福州扶輪社成立於 日加入國際扶輪 證書編號 1913 沒有地區編列 該社成立後 出版了名為 The Banyan Echo 的定期通訊 遺憾地 由於中國共產黨建政後 當年的社會和政治環境不利因素 該社在 1950 日永久解散 陳芝美和夫人王世秀 年陳芝美與家人合影 美以美會牧師之子 蜚聲海內外的鶴齡英華書院 Anglo Chinese College 是清朝末年福建省規模最大的學校 在英華就讀和畢業的校友中 就有數以十計的專家 學者和革命志士 陳芝美是首任華人校長 任內二十年 1928 1948 在英華畢業的著名人士中 就有一名後來的扶輪社社員 1936 年畢業 年臺北扶輪社 Taipei 創社社員 中華新聞界耆宿 新大學創辦人 其他較著名的有 1935 空氣動力學專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 高由禧 氣象學家 1934 年就讀 力學專家 1937 天體物理學家 曾融生 1942 地球物理學家 闕端麟 1947 半導體材料專家 陳景潤 數學家 陳芝美 大清國光緒二十二年 農曆八月廿三日 出生於福建省古田縣二保村的基 督教徒家庭 父親陳文疇是美國基督教會美以美會牧師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陳家移居福州市 歲考進福州鶴齡英華書院 1915 年畢業後任福建美以美道學院 英語和體育課教師 1917 年赴美國康乃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攻讀教育學 兩年後畢業 獲教育學學士學位後回國 任福州基督教青年會學生部主任幹事 1921 他應邀到廈門大學 Amoy 教育系任教 年之久 在廈大期間 他與魯迅 周樹人 朝夕相處 在教育學方面成績斐然 康乃爾大學授予陳芝美榮譽博士學位 陳芝美的妻子王世秀是清末狀元王仁堪的長孫女 也是華南女子大學 Women South China 校長王世靜的姐姐 陳芝美以其出眾的口才 博得王家的賞識 他與王世秀的婚 禮也是一反封建習俗之舉 在上海一所基督教堂裏舉行的 鶴齡英華中學首任華人校長 鶴齡英華中學 原名鶴齡英華書院 福州話俗稱 英華齋 1881 1952 年間美國基 督教美以美會 後來的循道衛理公會 在中國福建省福州市倉前山所辦的一所私立中學 大清國光緒七年 在傳教士麥利和 Robert Samuel Maclay 等人倡議下 美會得到信徒張鶴齡 南安人 的辦學捐款一萬美元 條件是學校必須開設英語課 購買了倉 山樂群路一號有利銀行 Chartered Mercantile Bank India London 行址面積 674 平方米的土地 建造了新校舍建築群 鶴齡樓 美志樓 禮堂和鐘樓 建立福州大學 光緒十六年改名 鶴齡英華書院 在美國注冊 書院正式開學 鶴齡英華書院原是一所 年制中學 最高兩年級相當大學一 二年級 1907 大清國光 緒三十三年 是福建省規模最大的學校 1916 英華書院改為 年為預科 年為正科 初中部在樂群路 高中部在望北台 1924 全國教育 聯合會在開封舉行的年會上 通過了 教育實行與宗教分離 取締外國人在國內辦理教育 的議決案 各地教會學校的學生紛起響應 迫使教會學校納入中國教育體制 鶴齡英華書 1927 年冬率先進行改組 陳芝美受聘為校長 成為英華首任華人校長 陳芝美主掌英華後 第一件事就是在 日向中華民國福建省政府立案 改為中 國統一學制即三 三制中學 他表明 無論公立 私立學校 教育行政 權屬於國家 不屬於私人 更不屬於外國 教育事業應由政府管理 私立中學也不例外 董事會是學校最高權力機構 教育權既屬於中國政府 董事會亦應由國人負責 外國人 不能居領導地位 外國籍的董事名額不得超過三人 經過一番爭議 這個主張才得以實現 芝美為英華提出的校訓是 爾乃世之光 馬太福音 邑建於山 不能隱也 1929 英華中學獲得政府立案批准 學校組織更加完善 學校管理機構更為加強 辦學校則已 辦就要把它辦好 這是陳芝美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為了辦好英華 陳芝美可謂費 煞苦心 除了在德 育等方面下足工夫 他還要親力親為 為了使學校有充足的辦學資金 組織校友會 十萬基金 歷經艱辛 六度赴美國募集捐助 陳芝美崇尚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思想 兼收並蓄 匯集了一批學識淵博 學風嚴謹 愛護學 誨人不倦的優秀教師 鑒於重英輕中導致學生國文水準下降的現象 他著力加以改變 聘請了前福建協和大學文學院院長 國學名師陳遵統 以及林行陀 加強國文教學 就連名作家 蕭乾也曾在英華任教過 這無論是在當時的福州教會中學與一般公立中學裡 都是少有的 人們說英華中學是 中學的牌子 大學的底子 在這樣嚴格挑選出來的教師的教導下 英華中 學畢業生水準遠遠超過其他同級學校的畢業生 招收學生時 在水平相當的情況下 優先錄用基督徒 但也接納持不同信仰的人才 無論對 外國籍教師 還是對中國籍教師 他都一視同仁 再就是嚴格升留級制度 和改革考試制度 期考試中有兩門主科不及格一律留級 教職員工子女也沒有任何特殊之處 注重平常測驗 平常考成績佔月考成績的三分之二 月考成績又佔學期考試成績的三分之二 學生就不會 平常不用功而幻想學期考試出奇跡了 他在學校中提倡學術自由 作為教會學校 他卻允許講授 唯物論 當時許多禁書和蘇聯小說 都能在該校圖書館中借到 從該校出去的學生思維活躍 獨立見解 他反對皓首窮經 一味死讀書 重視文體活動和其他課外活動 學生可以自由組織各種興趣小組 學生可以自由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 學校經常舉行藝 術討論會 辯論會 作文比賽 美術展覽 漢英語演講會 英語聽說會 漢英語話劇演出 打太極拳等活動 學校尤其重視體育運動 經常開展各類球賽和游泳活動 每年春秋兩季學 校都舉辦運動會 陳芝美主張育人先育德 道德品質比學生成績更重要 成績差些還可 以補缺補漏 道德品質有缺漏 便難以彌補了 新生入學時要訂立學約 經學生及家長簽名 還要商家擔保 違約要受退學處分 但不是不教而誅 平常總是讓老師耐心教育學生 諄諄教導 和風細雨 也對微小錯誤表示寬容 從不讓老師粗暴訓斥學生 他教導老師 要以家長的身份去 感化學生 不要隨便讓一個學生掉隊成了迷途的羔羊 他極其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 一度以 分為及格 同時他又像父母般地關懷學生的生活 以致學生和校友視英華為 他主張 不辦則已 就要辦一個第一流的中學 因此英 華中學成為 第一流中學 的代名詞 當時英華畢業生能夠考入大學者高達 優秀畢業生甚 至可免試進入當時的名牌燕京大學 顛沛流離的英華 向學生負責 向學生的家長負責 是陳芝美辦學思想的另一個內容 年抗日戰爭 全面爆發後 英華中學須遷到閩北順昌縣洋口鎮 校友陳森康回憶說 在學校內遷的動員會上 陳校長義憤填膺地握著拳頭說 日本人的炸彈可以炸毀英華校舍 但永遠不能炸毀英華學校 可以炸倒英華校門 但永遠不會使英華校門關閉 他動情地對學生們說 你們遠離家庭 隨到內地去讀書 我就是你們的父兄 請告訴你們的家長 有我就有你們在 有我的一口飯吃 也就有你們的一口飯吃 陳芝美率領約 600 人借閩江水路北上洋口鎮 到洋口後 他邀請當地人士任學校 在他們協助下 學校先後興建了三座教學樓和一座科學館 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洋口地處偏僻 各種疾病流行 時時威脅著學生的健康 陳芝美非常重視學校的醫療所 聘請德 國籍猶太裔醫學博士衛安納醫生和一名護士 多方設法從國外購買跟黃金等價的藥品 疥瘡是當 時一種流行病 衛醫生想出一種具有特別療效的醫療方法 使這病在校內很快就絕跡了 真誠愛護每個遠離家鄉和父母的學生 確實像他所說的那樣 當起了英華的 他的撫慰 使大家感受到英華大家庭的溫暖 1941 福州被日寇佔領 英華中學經濟來源銳減 抗戰期間 許多學生失去與家庭的聯 連伙食都無著落 陳芝美在大會上安撫大家 只要我在 你們就有書念 只要我有飯吃 你們也有飯吃 陳芝美想方設法到處籌募經費 號召學生團結互助 生產自救 他發動學生開 荒種菜 派人到泰寧購買廉價大米 建立學生儲蓄所 他降低教職工的薪水 並帶頭把自己的薪 200 元降到 130 在最困難的日子裡 還不拿薪俸 為了照顧初中年紀小的學生 還特地 聘來一位女員工照顧他們的生活 縫補衣服 體貼人微 陳芝美的 只圖奉獻 計個人得失 的孺子牛精神 引導全校師生共同努力 終於渡過難關 1944 福建省教育廳奉教育部令 辦理成績優異 的英華中學 努力收回 教育權運動 接辦該校滿十五年 的陳芝美校長 在國共兩黨鬥爭期間 陳芝美認為自己是一校之長 學子父兄 理應多方保護學生 他後來 對校友陳森康說 國民黨當局要抓學生 一般都通過學校軍訓教官 這教官是國民黨軍事部門 派遣的 於是他就向這些部門提出 來英華的教官人選事先要和他商量並經他同意 於是他就到 省保安處挑選對象 條件有三 一是喜歡吟詩作畫的 二是喜歡吹拉彈唱的 三是喜好喝酒猜拳 他認為這樣的人無暇整天思慮抓人 因而放鬆對學生的監視 每位教官來校時 他都特地備酒接風 隆重招待 此外還另給一份學校工資 這樣禮待結交 目的只是 要他在報送學生的黑名單時 先讓我看過 陳芝美在擔任英華校長期間 先後擔任福建省基督教教育協會會長 華南女子文理學院董事 福建協和大學 Fukien 副董事長 福建省防治麻風協會會長等職務 陳芝美辭去校長職務 翌年春 他擔任衛理公會華南區教育委員會總幹事 以及福州 衛理公會總幹事等職務 日私立福州鶴齡英華中學全體教職員最後一張合影紀念照片 力禮堂 Nind Lacy Memorial Chapel 又稱英華禮拜堂 由美國美以美會傳教士力為廉 William Henry 偕夫人力饒氏 Emma 1905 年捐建 建築內刻 Erected Mary Clarke Eliza Woodman 分別紀念兩人的母親 現在更改用途為福州高級中學體操館 在社會主義中國的悲劇晚年 1949 日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建政 陳芝美擁護共產黨的 共同綱領 他當選為福 州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人大代表 1951 年被選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委員會 常務委員 後來又被選為省政協宗教工作組組長 省人大代表 與全國基督教 位領導人在 人民日報 上發表 基督教三自革新宣言 1956 年福州市基督 教三自革新愛國運動委員會成立 陳芝美被選任第一屆主席 1957 中國共產黨在建政中華人民共和國後發起的第一場波及社會各階層的群眾性大型 政治運動 整風運動 在過程中又掀起了 反右運動 1958 陳芝美被錯劃為 派分子 下放農場勞動改造 他仍繼續擔任福州市基督教三自革新愛國委員會委員職務 1961 陳芝美被摘掉 任福州市政協委員 1966 日直到 1976 在中國大陸境內發生了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的一場政治運動 時間長達十年之久 陳芝美曾多次被抄家 慘遭迫害侮辱 長期的身心折磨 使他染上重病 年含冤病故 1979 中國共產黨福建省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為陳芝美恢復了名譽 1982 福州各 界人士在省政協禮堂舉行陳芝美逝世十周年紀念會 緬懷這位教育家 宗教界愛國名士 鶴齡英華書院美志樓 現屬於福州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