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在第 結構工程泰斗楊寬麟 滬西的最後扶輪社員 Eminent Civil Engineer Young Qua Ling The Last Rotarian Shanghai West Herbert Lau 劉敬恒 Rotary China Historian December 2016 楊寬麟 1891 1971 Club 滬西扶輪社 March 1949 Classific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or Dean Faculty Joh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November 1948 However January 1952 Korean War June 1950 July 1953 United States People Republic That Vocational Service Arts Graduate 上海聖約翰大學 1909 Bachelor Degree Michigan 1915 Master 1916 1920 Hwa Consultants 華啟工程顧問事務所 Chinese Kwan Chu Yang Architects 基泰工程司 1927 1932 1940 After Chairman Council President Since Government Beijing Xing Investment Company 北京市興業投資公司 And 1954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北京市建築設計院 Municipal 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Vice Society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4th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Member National Committee Early Life County Songjiang Prefecture Jiangsu Province Empire His Rev Shao Ting 楊少亭牧師 Wong Kong Chai 黃光彩牧師 American Episcopal Church Mission She Mrs 盧黃倩君 1894 But Christianity Christian Shun Lin 楊順麟 楊吉麟 Soo Ngoo 黃素娥 Francis Lister Hawks Pott 卜舫濟 This English Department Under Thanks Students Association 1917 1918 Pei 國立北洋大學 Tientsin Tianjin Xin Cement 啟新洋灰公司 Earliest Generation Structural Specialties Throughout 20th Moreover Not Gui Sheng Consulting Staff Sung Sing 天津扶輪社 Massachusetts Technology MIT While Pennsylvania Pin Pao 楊廷寶 Case Western Reserve Kin 關頌堅 Starting Continental Bank Pacific Alkali 1921 Chung Yuan Store Northern Nan Kai Library 1928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Tsinghua True Light Theatre Shenyang Northeastern September 1931 Imperial Japanese Manchuria Nanking 1930s Sun Commercial Savings Yat Sen Central Stadium 1933 1934 1937 Taiwan Hong Mainland 110 Republican 1912 Socialist State When Kuomintang Nationalist Communist Party Being City Talents Its Upon Nanjing Hence Peace Hotel 和平賓館 北京飯店 Chang Avenue 長安大街 Therefore Later Asia Regional Premier Zhou Enlai 周恩來 Qiao 新僑飯店 Wangfujing 井百貨大樓 Friendship 友誼賓館 Suburb Cold Storage 西郊冷庫 Military Museum 軍事博物館 Workers 工人體育場 Many All Educationist SJU Founded 1879 Southeast Beginning 1886 Though 1942 Architecture 1941 Indonesia Henry Huang 黄作燊 School London Walter Gropius 1939 Harvard Corbusier Bauhaus Five British Functionalism Modernism Town Interior Although Years Communists Ministry Education Board Directors Rong Yiren Lieu 劉鴻生博士 Soviet Most East Normal 華東師範大學 Hangchow 之江大學 Tongji 同濟大學 Today From Historically Victim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 1973 Tang Sai Yun 唐賽雲 Unfortunately Deputy Minister Textile Industries According 1975 Revolutionary Cemetery Secretary 楊寬麟參與設計的作品 Works 年建成的中原百貨大樓 與朱彬聯合設計 現今天津百貨大樓 天津和平區和平路 172 Building Joint Bin Heping Road District 1930 年建成的瀋陽的京奉鐵路總站 與楊廷寶聯合設計 今為瀋陽鐵路分局機關辦公樓 Built Mukden Railway Terminus Bureau Branch Office 年建成的北京真光電影院 現今中國兒童藝術劇院 北京東城區東安門大街 Children Donganmen Street Dongcheng 1936 年大新公司開業 今為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 上海市南京東路 832 Ltd 年建成的大陸銀行大樓 現為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上投大廈 上海市黄浦區九江路 111 Settlement 年建成的美琪大戲院 與范文照聯合設計 上海市靜安區江寧路 奉賢路 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築保護單位 Majestic Theater Robert Fan Intersection Jiangning Fengxian Jingan 與楊廷寶 一起視察了和平賓館的建築工地 和平賓館正面外景透視圖 External 年建成的北京新僑飯店 1998 年重新裝修加建 2001 年更名為北京新僑諾富特飯店 Xinqiao Novotel 1955 北京市百貨公司王府井百貨商店 王府井百貨大樓 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 北京民族飯店 1959 年建國十周年的十大建築之一 Minzu 10th Anniversary 北京工人體育場於 日建成 August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月建成 Established 楊寬麟以私立聖約翰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名義簽署畢業證書 大學生時代的楊寬麟 日加入滬西扶輪社 業分類 土木工程 當時他是上海聖約翰大學土木工程學教授和工程學院院長 可惜滬西扶輪 社的生命很短暫 年組織 日加盟國際扶輪 然而在 日被終止 楊寬麟是該社解散前的最後 名現職社員之一 人們認為 促使國際扶輪終止會員資格 最直接的原因 是朝鮮戰爭爆發 這場戰爭使美國成為中華人民共 和國的敵對 政治和社會環境肯定不利於中國的扶輪社加入位於美國芝加哥的國際扶輪 楊寬麟是中國的一位傑出的建築師 現代房屋結構工程專家 主要從事房屋建築的結構設計 工程教育事業 這就是他如何實踐自己的 職業服務 楊寬麟在 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 文學院 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 土木工程學學士學位 年獲碩士學位 年在上海開辦華啟工程司 是中國最早的國人開辦的以結構設計為主 業的事務所之一 年又加盟全國首屈一指的基泰華啟工程司 長期從事房屋建築結構設計 及工程教育事業 年起在約大教授土木工程學 年間任工學院院長 中華人民 共和國建政後 任聖約翰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的新稱號 年大學 年任北京市興業投資公司主任工程師 年任北京市建築設計院總工程師 市城市規劃管理局總工程師 中國民航局民用設計室技術顧問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北京市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 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成長之路 光绪十七年 月出生於大清國江蘇省松江府上海縣 父親楊少亭為一名 母親則是美國聖公會中國差會首位華人牧師黃光彩的三女兒 育有三子一女 她的名字連 子孫亦不清楚 但據她的姪女盧黃倩君回憶 她是姐妹中最漂亮的一位 但紅顏卻是苦命 年楊少亭正當盛年過身 當時幼子只有三歲 遺孀楊黃氏帶同四子女投靠薄有家財的家姑 位楊老太憎恨基督教 對出身基督教世家的媳婦及孫兒諸多刻薄 六年後楊黃氏亦去世 老大楊 順麟出外謀生 楊老太把老二楊吉麟及只有九歲大的老三楊寬麟送入他們姨丈卜舫濟 的學校寄宿 惡毒的祖母在楊寬麟的成長期間 不為他買合身的衣服 更因穿過小的鞋子而變形 以後終身都不敢露出腳趾 楊寬麟的大姨母黃素娥 是聖約翰大學校長卜舫濟的妻子 卜校長夫婦同情這位姨甥的遭遇 在約大悉心栽培他成材 這亦是日後楊寬麟不認楊姓祖宗 但全力回饋約大的因由 年楊寬麟以全年級第一名的優秀成績 從約大英文系畢業 在教會學校和親屬的影響 楊寬麟渴望出國留學 為籌措路費 到約大高中部當了兩年教師 又得親戚及教友 特別是 七姨黃瓊仙 的資助 終於勉強湊夠了船票錢和部分學費及生活費 啟程去美國密歇根大學 讀土木工程 他除用功學習專業外 也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如曾擔任該校中國留學生會主席和校 園內美國學生社團的活動 年在密歇根大學以優異成績畢業 取得工程學士和碩士 兩項學位 畢業回國 在天津國立北洋大學土木工程系執教 並任啟新洋灰公司工程顧問 第一代結構工程大師 年楊寬麟由美國學成回國 多年的建築生涯中 横跨了民國和社會主義中國兩 個時代 按照中國建築師的分代 將畢業於 1910 年間的稱之為第一代 年間的稱之為第二代 因此楊寬麟理應屬於第一代建築師和工程師之列 而在第一代當中 他又是比較靠前的一批 首先是楊寬麟這一代建築工程師 為取得中國建築師和工程師在本國的設計權所做的努力 中國數千年來一直以傳統木結構做為主要的結構體系 沒有專業的建築或結構設計機構 世紀中葉以後 由於清末的洋務運動和帝國主義列强的入侵 陸續引進了新的建築材料和建 築技術 尤其隨着租界的劃分和設立 許多新的建築類型的出現 除機製磚瓦廠 五金廠 水泥廠外 還有賓館建築 辦公建築 商業建築 民居建築等 當時重要建築物的設計權 幾乎全由國外事務所壟斷 這些事務所多由工程師與建築師合作 同時還參與涉及房地產經營等 因此多稱之為 如上海最早的較大規模設計事務所瑪禮遜洋行 Morrison Gratton 1885 年創立時 上海的開業建築師僅有 上海開業的外國建築 師或合夥事務所有 與此同時 也有工部局 1854 工程師建築師學會 1901 年成立 等機構和組織 從事管理和規範行業業務工作 外商的介入也帶來了西方的建築經營管理方式 國人的參與首先從建築工匠轉變為建築工程 的投標承建 1863 年上海工匠首次中標承建法租界工程 此後中國營造廠的業務領域不斷擴 大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至於國人獨立開業的設計事務所 據考是成立於 年的上海周 惠南打樣間 但由於周未受過正規的建築教育 所以真正規模較大並對建築業產生影響的設計事 務所的成立 還是在歐美留學生陸續回國的 包括楊寬麟在內的第一批留學生 日等國家受到了較完整的西方土木建築教育 其專業多為土木工程或建築學 而且有相當一批留學生有兩個專業的學習經歷 還有的獲得過碩 士以上學位 在學成之後 大都有過在國外機構或國內的洋行的實習或工作經歷 對於西方工程 師和建築師的執業規劃和經營 有一定的了解 楊寬麟作為中國最早的結構工程專家 對結構工程設計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稱之為 代結構工程大師 是絲毫不為過的 世紀末期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引進和建設 在工業建築和公共建築領域提出了結構設計的新要求 從歷史發展進程來看 土木工程的進展要 早於和快於建築設計 年上海工程師學會成立時 土木工程師佔大多數 建築師只是少數 在學校教育上 1903 年天津北洋大學堂就成立了土木工程科 此後山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相 1907 年設土木科 而最早的建築學教育則是在 年以後 1923 年在蘇州工專 開始設立的建築科 在設計行業的組織機構上 年就成立了工程師學會 而中國建築師學 年之後才成立 從民國時期上海的業務審查登記來看 土木工程師的數量也大於建築師 的數量 楊寬麟自留學回國後 應密大同學林桂生的邀約到天津創業 開辦華記 後改名華啟 工程顧 問事務所 林負責做買賣建築材料的生意 楊則負責工程結構設計 華啟工程顧問事務所成員以 土木工程師為主 專為各建築事務所承辦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 楊寬麟負責向美國進口鋼材 噸位承包供鐵 為了確保建築安全 當時設計系數比較保守 單位含鋼量較高 但楊寬麟藝高膽 用鋼量常減到極限 為防偷工減料發生危險 他經常親臨現場查看計算 出現事故時當機立 適當予以加固 從而挽危為安 為了廣交朋友及回報社會 他特意在天津開辦了一家招待所 配備餐廰 廚房和若干客房 凡是外地朋友或親戚來到天津需要住宿者 均可免費享受吃 住的招待 因此交上一些朋友 而結識了留學回國 出身香港基督教世家 約大及麻省理工畢業的建築師關頌聲 1892 1960 關頌聲當時正準備在天津開辦基泰工程事務所 邀請楊寬麟以及另一位留美歸來的楊廷寶 二人為合夥人技術骨幹 關頌聲還請來同樣留美歸來的建築師朱彬為合夥人 朱後來成為關的妹 夫和公司事實上的第二號老闆 開辦了基泰工程司 在基泰一直擔任主任結構工程師 基泰和華啟二家事務所單獨負責或合 作設計了華北多項標誌性建築 楊寬麟作為設計代表 監督修建北京前門郵局 司法部大樓 京真光電影院 今中國兒童藝術劇院 北京西交民巷的多幢銀行大樓等 其他還有如天津的中原 百貨公司 民國時期北方最高建築 塘沽永利化工廠 瀋陽東北大學校舍 瀋陽火車站等 楊寬麟的這些建築設計 使鋼筋混凝土結構開始在中國房屋建築中 大量加以應用與推廣 基泰工程司不僅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 更打破了洋人建築設計事務所在北方 地區的壟斷地位 在中國近代第一批建築事務所中 基泰創始人關頌聲是在沖破當時天津英法租界工部局的把 持刁難 才取得事務所的開辦權 隨着朱彬 楊廷寶和楊寬麟的陸續加入 業務不斷擴大發展 四位主要合夥人除了有郎舅或長期合作的關係外 同是清華庚子賠款先後留學美國的經歷也不無 由於工種齊全 實力雄厚 加上關頌聲與上層人物的人脈關係 先靠東北 後靠四大家 因此很快成為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私人設計事務所 其分支機構遍佈津 港等各大城市 加上運作機制十分正規 如一人負責對外 一人負責內部 兩人負責設計的 與現今許多國外事務所的管理方式相同 隨之也有許多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的設計作 如天津中原公司 北京大陸銀行 沈陽東北大學 南京中央體育場等一系列工程 同時除楊 張鎛外 基泰還先後有張開濟 方山壽 孫增蕃 沈祖海 陳其寬等後來有影響 的人物 但不管如何 以基泰等早期建築事務所和以楊寬麟的華啟顧問工程事務所為代表的先行 篳路藍縷 苦心經營 開拓了中國建築工程設計師在國土上開展設計業務的新局面 也為此 後這一事業的逐步發展壯大 打下了基礎 日本帝國強佔了東三省 天津及北京的建房投資急劇減少 基泰大老闆決定將設 計大本營南遷到南京和上海兩地 關頌聲禾楊廷寶二位坐鎮南京 朱彬和楊寬麟則坐鎮上海 京的設計工程以政府的 上海的設計工程則以工商界的建築為主 上海基泰經手設計了上海以至江浙一帶的很多辦公樓 機場等 其中標誌性 建築有上海的上海銀行大樓 大陸銀行大樓 美琪大戲院 大新百貨公司 即現在的中百一店 申新紗廠 龍華水泥廠 南洋兄弟煙草公司 南京永利化工廠 江南水泥廠等 麟結束了天津華啟 在上海與張杏亭合設了上海華啟顧問工程事務所 招聘了一批土木工程師如 蔡顯裕 江元仁等人 月太平洋戰爭爆發 日本帝國軍隊攻佔上海公共租界 江浙沿海地區的建築業完 全陷入停頓狀態 楊寬麟的兩家設計事務所瀕臨關門 員工自謀出路 為社會主義祖國服務 楊寬麟是中國第一代的留學生 回國以後 在建築工程設計領域和建築教育領域 都做了重 要的貢獻 中國結構工程界有 南楊北朱 朱是朱兆雪 楊就是楊寬麟 會主義中國建立後 儘管基泰大老闆關頌聲及二老闆朱彬 關的妹夫 都明確提出 希望楊寬麟和 楊廷寶同去香港新成立的基泰工程司 繼續合作 但二位同聲拒絶 他們看透了國民黨及國民政 府的貪污腐敗 情願把精神寄託在中國共產黨及社會主義中國的建設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 楊寬麟繼續為北京的城市建設貢獻了自己的知識 和技術 北京作為首都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 也迫切需要各方面的人才 北京當時成立了 一個公私合營興業投資公司 董事長聘請有名的老字號同仁堂總經理樂松生擔任 經理由工商聯 的湯紹遠擔任 副經理由中國共產黨委派的鄭懷之擔任 興業公司當時決定建一幢 青年會 的西式經濟旅館 以彌補北京市在旅館業方面的嚴重不足 年委派林桂生和馬增新工程師 赴上海 力邀楊寬麟來京主持工程設計 在楊寬麟的推薦下 又赴南京邀請基泰老搭檔楊廷寶負 責建築設計 由二楊組建一個設計班子 定名為興業投資公司設計部 二楊分別擔任結構總工程 師和建築總工程師 不長駐京 設計部成員有楊寬麟從約大工學院畢業生中挑選的孫有明 田春茂 孫天德 楊偉成 自己的長子 另有從南京基泰過來的巫敬桓 張琦雲 王鐘仁 郭錦文 尹溯程等 這個團隊在二楊的指導下 所做的第一個設計專案就是和平賓館 當時取名 聯合飯店 在當時的北京 除皇家建築 宗教建築以及長安街上的老北京飯店外 幾乎沒有超 過四層的民用建築 因此要建一幢七層的旅館這一消息傳出 在北京的建築界引起轟動 建築工 程曾因故停工 後來中央領導決定要在首都召開 亞洲暨太平洋地區和平會議 急需和平賓館 早日竣工 在周恩來總理親自過問下 工程在停頓數月後得以復工 而且按照楊寬麟的建議增加 了一層客房 達到總高八層 年底舉行會議前順利完工 位於北河沿大街的工 商聯辦公樓 以及一座興業公司設計部與北京市設計院合作 由原北京基泰的張鎛主持建造的新 僑飯店 也順利竣工 年楊寬麟由興業公司併入北京市設計院 年的設計活動 人們就記憶較清楚了 從之前的和平賓館開始 到新僑飯店 百貨大樓 工人體育 場等工程 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經驗 他的許多理念和做法 對於行業的 技術的發展都起到了引領作用 因為這些都是類型不同 對於結構設計需求也不相同的重 要建築物 對北京市乃至全國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他的學生 設計大師程懋堃回憶 在北京院這樣的大院 接到那麽多工程 對他的水平提高很有幫助 楊先生藝高人膽大 很敢幹 也因為他有把握才敢幹 他敢想敢做的精神 使我受益終生 建築師在評價與之合作的結構工 程師時 常愛用 二字來形容 當然這是以結構的堅固和安全為前提的 同時也包含着結 構工程師對建築設計整體的理解 以及結構專業本身的設計能力 創造能力 洞察能力和說明能 另一方面 建築師對於結構工程的正確理解 也是必不可少的 北京市商業局委託興業公司設計部 在王府井大街上設計百貨商店 作為新中國成立 之後建在首都 由國家投資 面積最大的百貨商場 楊寬麟和楊廷寶作為設計部的總負責人 肩負其設計確是很高的榮譽 也有莫大的責任 年商場竣工開業時 再次在北京引起轟 毛澤東 周恩來等都曾抽空前去參觀 在建國初期的 國內各行各業的人 才都十分短缺 土木建築工程行業亦不例外 年下半年 原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兼北京市 設計院院長李公俠及副院長沈勃 積極爭取楊寬麟和興業公司設計部的班子 加入設計院這個集 經過幾次商談 大部分技術人員表示同意 小部分人員選擇自謀出路 於是在是年年底 興業公司設計部正式併入北京市設計院 作為其第五設計室的基礎力量 楊寬麟任正主任 院領導派留英歸國的陳占祥建築師任副主任 楊寬麟進入北京市建築設計院 原名北京市設計院 時已經六十四歲 超過了法定的退休年齡 他雖然身體健康 但歲月不饒人 已經邁入老人行列 進院不久後的 1958 設計院便接到一 項重要任務 為迎接國慶十周年 首都將建設的十大工程中 有八項分配給該院設計 時間緊 但品質不可有失 楊寬麟作為設計院兩位總結構工程師中的一位 被國慶工程辦公室委派為 科技委員會主體結構專門委員會委員 除此以外 他更要直接領導設計北京軍事博物館和北京工 人體育場 在其餘幾項工程中則擔任審核人並參加重要會議 北京軍事博物館工程的建築面積為 557 平方米 北京工人體育場工程的建築面積為 080 容納觀眾十二萬人 在當年 均為國內數一數二的工程 自十周年國慶工程之後 楊寬麟已近七十歲高齡 體力漸衰 且患高 血壓等老年疾病 1964 年楊寬麟年七十三歲 和設計院其他幾位元老總工程師 總建築師 沈勃院長調往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 建築技術教育家 桃李滿天下 楊寬麟除了在設計業務及結構技術上的成就外 在建築技術教育方面的貢獻 也是必須提起 他在學成回國之後 就曾在天津北洋大學土木工程系任教 但更多的淵源 還應提到和上海 聖約翰大學的關係 聖約翰大學 創建於 是中國國內 所教會大學中 歷史最久 的一所學校 創辦後 對於上海及中國東南地區的高等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 並培養了一大批各 種專業和學科的人才 學校初創辦時設西學 1881 年起完全用英語授課 1905 年起在美國華盛頓州註冊 成為正式的大學 1913 年起開始招收研究生 年起開始招收女 年在全國院系調整中 被拆散併入其它學校 卜舫濟牧師 就任聖約翰大學校長 此後並 主持校務長達 對聖約翰大學和楊寬麟都有重要的影響 楊寬麟的父親也是牧師 雖然早 但卜舫濟校長是楊寬麟的大姨父 由此楊寬麟和約大結下了不解之緣 歲起到 他在聖約翰書院直到大學畢業 之後曾短期在中學部教書 後赴美國留學 在此期間約大也在不 斷發展 由原來的文學院 法學院 醫學院 神學院後 又增加了工學院和農學院 成為有教會 背景的一所名校 除開展了工程設計業務外 年起在約大 土木系授課 年間出任約大工學院院長 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年楊寬麟由天津回到上海之後 就與母校約大恢復聯繫 看望卜校長一家 拜訪土木 工程學院首任院長伊理 Andrews Ely 伊理聘請他教授一些課程 但那時每個年級的學生 他認為必須加快培育的速度 從每屆畢業生中聘任優秀的學生作為助教 擴大師資 推薦家庭經濟較好的學生出國深造 蔡顯裕和張問清兩位在美國修畢碩士課程後回國 都被聘為 約大工學院教授 楊寬麟十分重視理論與實際 所以他利用當時在社會上的業務關係 讓高年級 學生得到實習機會 他和工學院人數不多的教師隊伍 為社會培育出數百名工程師 從當年的起 步基礎來看 的確是不易的成就 年夏天伊理返美 楊寬麟繼任院長 工學院 由原來的土木系擴充為兩個系 增添了建築系 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 約大工學院的幾名 印尼華僑留學生失去經濟來源 楊寬麟知道他們的困境後 積極為他們奔走 要求校方免收學費 以免他們輟學 中國早期建築事業的發展 除了那時的歐美留學生外 大量要依靠自己培養的專業畢業生 年國內第一個建築科舉辦以後 陸續成立了若干建築科 年後的中央大學建築 年東北大學建築系 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建築系 年廣東工學院土木系建築學專業 年滬江大學建築系 1935 年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 年重慶大學土木系建築學專業 年之江大學建築系 年約大的建築系 1946 年的清華大學建築系 這些建築系由 於創辦人的不同學術經歷和辦學理念 使各自的建築教學和體系有不同的特色 楊寬麟作為工學 院院長 專門聘請了黃作燊 來創辦約大建築系 黃作燊在 年畢業於英國倫敦建 築協會學院 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 長期追隨現代主義大師格羅佩斯教授 年回國 先在約大工學院土木系講授建築 設建築組 並於次年應楊 寬麟院長之約創辦建築系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巴黎美術學院學派 Beaux Art 國建築教育界的主流 作為一個新來的 歲年輕學者 他把當時嶄新的包豪斯設計思想 介紹給中國學生 教學課程有城市規劃 室內設計等 雖然只有短短的 年時間 但在教學體系 設計方法 重視技藝等方面都獨具個性 有藝術細胞的土木系學生便同時兼學建築系 成為雙學位畢業生 多年之後 很多建築系及土木 工程的畢業生 在兩岸三地的建築設計界及教育界闖出名堂 包括國內的白德懋 李德華 王吉螽 白德懋 樊書培等一批有影響的建築師和建築教育家 香港的陸孝佩 Lok 其公和建築承建國際知名的香港匯豐銀行總行 郭敦禮 Stanley Kwok 長實集團非執 行董事 AIA 大廈等 臺灣的張肇康 設計東海大學 嘉新大樓等 Haigo Shen 設計世貿中心 凱撒飯店等 以及美國的阮郇光 是聯合國大樓設計者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 國家也十分重視這樣的黨外人士 請他擔任多屆北京市政 恊委員 更出任政協副主席 在教育部的方針指導下約大通過民主選舉 成立了新的行政領導班 校務委員會 楊寬麟任主任委員 醫學院院長倪葆春和政治系教授 潘世茲任副主任 三人上任後很快發函給美國聖公會 通知他們約大將不再接受聖公會的資助 意味著同時也將不聽命於他們 聖約翰大學正式宣佈與美國聖公會脫離關係 校開始按教育部的政策指示來辦 但由於教育經費不足 楊寬麟就找來有經濟實力的老校友兼前 任董事會主席 榮毅仁和劉鴻生博士 上海扶輪社社員 等出資維持 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 當時人民政府的教育政策是模仿蘇聯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 國聯邦 Republics 大量削減綜合性大學 改辦專門學院 原有教 會學校多數被拆分 聖約翰大學硬件設施也被拆散併入上海多所高校 約大和之江的建築系加上 同濟的土木系組成了如今的同濟大學建築系 同樣也繼承了約大時代許多優良傳統 至今在中國 建築規劃界發揮着重要作用 由此也可以看出楊寬麟當年的眼光與遠見 在歷史上 楊寬麟也成 為聖約翰大學的 最後一任校長 文化大革命的 歷史問題 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 凡從舊社會過來的老知識分子 鮮有不受運動所衝擊 楊寬麟也不例外 但值得慶幸的是他被安排的勞動比較輕 而且一次都沒有體驗過 噴氣式 在這種長達三年的精神壓抑下 再聽不到他的笑聲和口哨聲 他發現痰中出現血絲 經醫院診斷 患上了肺癌 月去世時 他仍背著一個 歷史問題未查清 的思想包 也是他終身的遺憾 形勢漸趨紓緩 他的遺孀唐賽雲從設計院獲悉 楊寬麟的所謂 是關於他在社會主義中國擔任約大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時 是否繼續為學校接受過美國聖公會的 經費資助的問題 於是她想起楊寬麟曾說過 他代表校務委員會給美國聖公會寫過一封信 從今往後 約大不再接受教會的辦學經費 可惜此信的草稿 年的院系合併時被有關人 員拿走 十分幸運 她找到當年出資贊助約大的紡織工業部副部長榮毅仁 而且他對此事的記憶 很清楚 馬上寫了親筆信證明事情的原委 而且聲明從他所管轄的工廠財務帳目中 是有據可查 根據榮老提供的可靠依據 楊寬麟的 終於在 年得到平反 設計院為他主 持了移靈儀式 將他的骨灰由普通公墓移至革命公墓 並由設計院黨委書記馬里克親自主持了追 鄭重地為他恢復名譽 妻子唐賽雲 1904 2008 上海聖瑪利亞女校 Mary Hall 為楊寬 麟生育了三子兩女 104 兩女都早於母親過身 長女楊華 Mimi 1947 年約大教育系畢業 解放後隨夫到香港 任職行政秘書 曾任香港約大校友會會長 1993 年病故 次女楊斐 Fifi 也是聖瑪利亞 女校畢業生 嫁給燕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周學章的長子周乃文 在美國當圖書館長 長子楊偉成 Hardie 及幼子楊斌成 Buddie 繼承父親的衣缽當土木工程師 皆已退休 1945 年於約大畢業後 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碩士 之後跟隨父親工作 退休前任北京市建築設計院副總工程師 是全國知名的建築設備專家 曾發明了多分區中央空調 和多分區新風機組 他與首任妻子育有一子一女 1974 年迎娶第二任妻子錢瑗 錢瑗是北京 師範大學教授 精通英 來自書香世家 父親是大儒作家 文學研究家錢鍾書 母親是翻 作家楊絳 次子楊志成 歲時自上海前往香港定居 1951 楊志成赴美國留學 就讀於伊利諾伊州立大學 Illinois 建築系 後轉入藝術中心設計學院 他最初在紐約從事廣告設計工作 後來成為了兒童插畫師 1990 年獲得美國童書最高 獎項凱迪克獎 Caldecott Medal 1967 1992 年先後獲凱迪克獎榮譽獎 2011 年是楊寬麟誕辰 120 長子楊偉成籌備主編一冊紀念和回憶他父親 的文集 中國第一代建築結構工程設計大師楊寬麟 月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聖約翰大學最年輕的一個系 建築工程系 憶校務委員會主任楊寬麟教授 深切懷念恩 師楊寬麟先生 懷念工程界引路人楊寬麟 父親背後的絕對賢內助 我們的母親唐賽雲 這對於結構學界 建築學界 建築史學界 對於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對於楊寬麟都是 極有意義的 懷施堂 今華東政法大學 韜奮樓 Schereschewsky Saint 一代大師楊寬麟 馬國馨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年是原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楊寬麟先生誕辰 麟先生的哲嗣楊偉成先生籌備出版一冊紀念和回憶他父親的文集 中國第 一代建築結構工程設計大師 我想這對於結構學界 對於北京市建築 設計研究院 對於楊寬麟先生都是極有意義的 我是晚輩 在我的記憶裡 楊寬麟先生是早期北京市建築設計院著名的 八大總 之一負責 設計院的第五設計室 巧的很 1965 年畢業分配到北京院時就在五室 但馬上去參加 年回到室裡時已是 文化大革命 開始之後了 楊寬麟先生 多歲很少到 室裡來 偶爾到院來的幾次 我這個 多歲的毛頭小伙子也只是遠遠望去 從未上前交談過一 但室裡的上上下下提起楊寬麟先生 首先就會說起 年代在和平賓館 續建上的一場争論 實踐證明那時楊寬麟的意見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另外還有許多楊寬麟先生所 講過的風趣幽默的小段子 更湊巧的是後來楊偉成先生和我也在同一設計室共事 因工作關係有 過多次合作 如文革後期的建國門外國際俱樂部工程 為中西餐廚房的排氣設計 尤其是機械排 氣方案共同討論過多次 後來在東交民巷 號賓館的游泳館和羽毛球館的設計中 為空調設計 又有密切的合作 說是合作 其實那時我還是初涉設計工作的年輕人 有幸得到偉成先生的許多 指導和關照 1981 年楊偉成先生任院總工程師以後 在工程上的指點和幫助就更多了 為工程 設計我們還曾一起出國考察 他待人謙和 處世低調 共事多年的老同事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著 名學者錢鍾書的女婿 在新書出版時偉成先生囑我寫些文字 面對老前輩的囑託 為老老前輩的 成就做一簡述 雖誠惶誠恐 但也是不容推辭的 楊寬麟先生生於 清光緒十七年 年由美國學成回國 多年的建築 生涯中 横誇了民國和新中國兩個時代 按照我國建築師的分代 年間的稱 之為第一代 因此楊寬麟先生理應屬於第一代建築師 和工程師之列 從資料看 第一批建築師中 出生早 於他的有沈琪 1877 華南圭 1875 貝壽同 1876 張鍈緒 孫支厦 1882 1888 沈理源 1890 他比朱兆雪大 比楊廷寶 梁思成大 比第二代的張鎛 所以在北京院的 他是最年長的一位 由於各方面的原因 過去對楊寬 麟先生的成就和作用提及較少 缺少系統的整理 而隨着時間的流逝 當事親歷者的過世 的散佚 這項工作就顯得更加因難 作為我國第一代建築工程結構設計的代表人物 對其生平的 梳理和成就的總結總是有勝於無 由於我了解的情況十分有限 只能就自己所知提出粗淺的理解 我國數千年來一直以傳統木結構做為主要的結構體系 當時重要建築物的設計權幾 乎全由國外事務所壟斷 同時還參與涉及房地產經營等業 如上海最早的較大規模設計事務所瑪禮遜洋行在 年時上海開業的外國建築師或合伙事務所有 與此同 從事管理和規範 行業業務工作 外商的介入 也帶來了西方的建築經營管理方式 國人的參與 首先從建築木匠轉變為建築 工程的投標承建 1880 年上海工匠楊斯盛開設了 史上第一家國人經營的營造廠 並成功中標上海第二期海關大樓工程 此後中國營造廠的業務領 不斷擴大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年的上海周惠南打樣間 所以真正規模較大並對建築業產生影 響的設計事務所的成立 包括楊寬麟先生在內的第一批留學生 日等國家受到了較完整的西方土木建築教 還有的獲得 過碩士以上學位 對於西方 工程師和建築師的執業規劃和經營有一定的了解 其中較早成立的有協泰顧問工程師事務所 關頌聲的基泰工程司 沈理源的華信工程司 過養默 黃錫霖 吕彥直的 東南建築公司 劉敦楨 柳士英等人的華海公司建築部 1922 楊寬麟先生自 年前後成立了以結構工程為主業的華啟顧問工程師事務所 開始了與基泰工程 司和其他設計機構的長期合作 同時兼營建築材料 此後在 年成為基泰的第 位合伙人 研究基泰工程司這個個案應該是很有典型意義的 基泰創 始人關頌聲是在沖破當時天津英法租界工部局的把持刁難 四位主要合伙人除了有郎舅或長期合作的關係 同是清華庚款先後留學美國的經歷也不無關係 加上關頌聲與上 層人物的人脈關係 後靠四大家族 因此很快成為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私人設計 事務所 一人負責對外 兩人負責設計的做法 隨之也有許多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的設計作品 沈陽東北 同時除楊寬麟 陳其寬等後來有影響的人物 但關於事務所的運作及工作細莭 張鎛先生的回憶文章之外 並未見到更多的資料 以基泰等早期建築事務所和以楊 寬麟先生的華啟顧問工程事務所為代表的先行者們 筚路藍縷 開拓了中國建築工程 設計師在國土上開展設計業務的新局面 也為此後這一事業的逐步發展壯大打下了基礎 楊寬麟先生作為中國最早的結構工程專家 世紀末期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引進和 土木工程的 進展要早於和快於建築設計 建築師只 是少數 此後山西大學堂和京師 大學堂相繼在 蘇州工專開始設的建築科 而中國建 築師學會是 從解放前上海的業務審查登記來看 土木工程師的數量也大於建 築師的數量 設計大師張鎛先生在回憶楊寬麟先生時提到 楊寬麟先生是一位傑出的結構工程師 人還開辦了華啟事務所 專為各建築師事務所承擔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 同時並負責向美國進口 按噸位成色供鐵 他不但能做精確而省鋼的計算 尤其難能的是在現場出事故時 機立斷 挽危為安 楊先生深入現場 作實地察看 不斷在薄弱環莭予以加鐵加固 責任心極强 設計大師程懋堃先生回憶起楊寬麟先生常說 最節省材料的堅固設計 才是最好的設計 就像德國哲學家菜布尼茲所認為 自然界是以最小的費用獲得最大的效果 最小量 大自然從來不用麻煩和困難的方法 去做那些本來可以用簡單的方法就能完 成的事情 而楊先生就能做到這點 有賴於精熟的業務 豐富的實踐 靈活的變通 嚴謹的處理 和成功的經驗 年楊寬麟先生由興業公司併入北京市設計院 人們就記憶較清 工人體育場等工程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許多理念和做法對於行 業的進步 對於結構設計需求也不相同 的重要建築物 寬麟在北京院這樣的大院 楊先藝高人膽大 建築師在評價與之合作的結 構工程師時常愛用 同時也包含着 結構工程師對建築設計整體的理解 洞察能力和說明 建築師對於結構工程的正確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楊寬麟先生除了在設計業務及結構技術上的成就外 也是必須 提起的 還應提到和 上海聖約翰大學的關係 聖約翰大學創建於 是新中國成立以前國內 所教會大學中歷 史最久的一所學校 對於上海及我國東南地區的高等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 並培養了一 大批各種專業和學科的人才 年起完全用英語授 年起開 始招收女生 卜舫濟牧師就任聖約翰大學校長 此後並主持校務長達 對聖約翰大學 和楊寬麟先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楊先生的父親也是牧師 雖然早逝 但卜舫濟校長是楊寬麟先生 的大姨丈 由此楊和約大結下了不解之緣 後赴美留學 在此期間約大也在不斷發展 成為有教會背景的一所名校 楊寬麟先生回國後 除開展了前述的設計業務外 年起在約大土木系授課 年間出任約大工學 這裡必須提到的是 約大工學院在 年創辦了建築系 那時的歐美留學生外 此前提到由 年國內第一個建築 科舉辦以後 年後的中央大學建築系 這些建築系由於創辦人的不同學術經歷和 辦學理念 楊寬麟先生作為工學院院長 專門聘請了黃 作燊先生 年畢業於英國 年畢業於哈佛 大學設計研究生院 長期追隨現代主義大師格羅庇鳥斯 回國後先在約大工學院土木系講授建築 設建築組並於次年應院長之約創辦建築系 當時中國的建築教育 大多以 學院派 的教學體系 和方法佔主導地位 而約大建築系 最早全面引進了包豪斯式的現代建築教育體系和方法 只有短短的 同時培養出像 羅小未 年院系調整後約大和之江的建築系 加上同濟的土木系 組成了如今的同濟大學建築系 同樣也 繼承了約大時代許多優良傳統 至今在我國建築規劃界發揮着重要作用 由此也可以看出 麟先生當年的眼光與遠見 楊寬麟先生是我國第一代留學回國的留學生 回國以後在建築工程設計領域和建築教育領域 都做了重要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 他繼續為北京的城市建設貢獻了自己的知識和技術 對楊寬 麟這樣的學人我們了解得很少 偉成先生主編這本書的出版看來也遲了一些 盡管如此 我們仍 可從中看到本行業的一位先行者和開拓者的生平事迹和從業生涯 對我們來說仍是一筆寶貴的財 同時也是對楊寬麟先生最好的紀念 加上書中收集了許多寶貴的老照片 也是十分重要的史 在本書即將出版的時刻 首先要對楊偉成先生和相關的撰稿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向支持本書 出版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謝 同時也希望以本書的出版為契機 此後能陸續有新的研究成果問世 從而填補過去我們在這一領域研究上的許多空白
rev. 108-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