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2025-10-19
rev. 306- 2025-10-19
Professor-James-Mellon-Menzies-明義士教授.pdf
中文版在第 濟南扶輪社明義士教授 中國甲骨文最權威的考古學家 歷史學家之一 Tsinan Rotarian Professor James Mellon Menzies Chinese Herbert Lau 劉敬恒 Rotary China Historian March 2023 The Oracle Bone Royal Ontario Museum Canada Bronze Age Culture Rev 明義士 PhD Toronto MDiv BASc February 1885 1957 1910 1937 Canadian Presbyterian Western Shang Dynasty 甲骨文 When Archaeology Si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heeloo University 齊魯大學 Shantung Christian 山東基督教共 和大學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山東省 1932 1936 Club 濟南扶輪社 Active Member Classification Education Sponsored Shanghai 上海扶輪社 July International December Charter 2158 Early Clinton Huron County David Redpath Jane McGee His Robert Catherine Chapel Hill Logie Almond Perthshire Scotland 1832 Applied Science 1907 Knox College Church Changte Zhangde Empire 大清國 Republic 中華民國 1912 Instead Pacific England Europe Russia Trans Siberian Railway Travels Honan 1914 1917 Anyang Henan 河南省 Several Huan River Frank Chalfant Weihui Yin Archaeological Luo Zhenyu 羅振玉 Langdon Warner France Labour Corps Staff Captain British Army 1920 That First World War Peking 1927 1929 Studies 中國研究院 Beijing India Near East Mesopotamia Palestine Tell Naṣbeh Beth Shemesh Luther Carrington Goodrich 1930 During Second Sino Japanese Japan 1945 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 United States 1942 Study Characteristic Weapon Period 1311 1039 From 1946 Office Information San Francisco Washington Later 1956 Bishop White Ancient People 中華人 民共和國 These Annie Family Belle Sedgwick Kaifeng They 1911 Arthur Australia Belgium Cuba Malaysia Collection Inscriptions Ruins 殷虛卜辭 869 This 1928 819 Most 369 Nanjing 南京博物院 364 Palace 故宮博物院 668 山東博物館 100 Legacy ROM Fellowship 2009 Zhou Dynasties 16th 3rd While 1960 Asian Section There Elaphurus Menziesanus Old Bones Geoffrey York January 2008 Until Zhang Shukai Communist Maoist Maoists 1981 Chairman Mao Zedong You For And Zhangs Yet Oldest Siping Blinking Clearly Rare Moral Beacon Like But 000 1920s 1930s Others Greece Elgin Marbles Today Devoting Shard Linfu Dong Cross Faith Conferences All Before 1976 1980 Cultural Revolution Ottawa Missionaries Tian Bei Heavenly Treasure Trained Engineer Young Southwestern Lake After Montreal Just Boxer Rebellion Missions Canadians Qing Sun Yat 500 One Already 1899 Wang Yirong Not Rome Over Fellow Dealers Unlike Christianity Even William Anglican Using Divine Inspiration God Shangdi Hebrews Moses Qilu Five Forced Knowing 1951 More Art Gallery Greater Victoria Haunted Rival 1943 According 1941 Communists Among Chi Norman Bethune 1939 Only Foreign 2000 2004 2006 Drive Red Star Road 19th Street Occupied 1992 Christians Sunday Jesus Loves Always With Bible Hymns Han Yuqin Nobody Uncovered Liu Zhiwei 1986 Internet Some Suo Huibin Mrs Because Don 明義士的新婚儷照 Miss 明義士教授 第二排右一 與齊魯大學師生合影 2nd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收藏的古代中國甲骨 是中國境外 最大的收藏 捐贈者收藏家明義士博士 是一位加拿大長老會傳教士 考古學家 教授和作家 他是第一位研究商朝甲骨文 最早的中國文字 的西方學者 是中國古代甲 骨文研究領域最重要的考古學家 也是研究中國青銅器時代文化的首屈一指的非華裔 在他去世後的幾年裡 被認為是商代研究的權威 明義士博士於 在大清國 中華民國工作 明義士應 聘位於山東省濟南的齊魯大學 正式名稱為 山東基督教共和大學 為國學研究所考古學教授 他加入了濟南扶輪社 職社員 職業分類 考古學 濟南扶輪社由上海扶輪社 指導成立於 名創始社員 該社於 日加入國際扶輪 證書編號 生平略傳 學習土木工程 學習神學 身為漢學家 明義士接受漢族文化 也給自己取了個別字名 祖父母是蘇格蘭移民 父輩皆以務農為業 日明義士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克林頓鎮 的一個基督新教家庭 從小受洗入教 1903 他考入多倫多大學 先是在應用科技學院學習土木工程專業 明義士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 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 熱心參與和教會有關的活動 擔任了多倫多大學基督教青年會理事兼秘書 查經班召集人 應用科技 學院基督教青年會主席等與宗教相關的職務 這也為他日後走上傳佈基督福音之路 奠定了堅實的基 Saskatchewan 和阿爾伯塔 Alberta 兩省省界的勘定工作 這段野外工作經歷 為他日後進行考古 工作和學術研究 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實習結束後 他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 獲得應用科技學士學 Bachelor 為了實現自己要到海外傳教的願望 明義士從應用科技學院畢業後 又進入多倫多大學諾克斯神 系統學習神學專業並獲得神學碩士學位 具備了作為一名傳教士的基本 從諾克斯神學院畢業前夕 他向加拿大長老會海外傳道會 Missionary Society 遞交了請求到大清國傳教的申請並獲得批准 從此他就義無反顧地走 上了來中華傳教之路 從加拿大到中國傳教 明義士從諾克斯神學院畢業 根據加拿大長老會海外傳道會的統一安排 他被派往位於 大清國河南省北部的加拿大長老會豫北差會工作 豫北差會先是把明義士分配到武安傳教總站 任安陽傳教總站 並在安陽按立為牧師 明義士來到豫北時 豫北差會已經開辦了 所學校 他從武 安傳教總站來到安陽傳教總站後 即擔任教會學校的教員 中華民國成立 1915 豫北差會將設在安陽的教會學校改稱為 斌英高初 兩級小學校 學制七年 學校除開設 還開設歷史 體操等課程 士因除有神學學位外 還有土木工程學位 知識面相對較寬被確定為學校校長 明義士一直負 責教會學校工作 年因軍閥混戰離開安陽 三年後 明義士再次回到安陽 河南大會委託 負責恢復在戰亂中停辦的斌英學校 1931 年暑假 明義士和教會有關人士馬耀武 王向南 王鎮九等人在自己家中 就恢復斌英學校 事宜商談 並達成一致意見 學校命名為 安陽斌英初級中學 辦學經費主要來自教會的捐助 舍向教會租賃 停辦了六年之久的斌英中學 在明義士等人的努力下復校並開始招生 義士辭去校長職務 離開安陽 到濟南應齊魯大學之邀教授考古學 考察殷墟的洋人 明義士走進殷墟 認識甲骨文 就是他負責安陽教會學校工作期間發生的事 當時的安陽教會位 於彰德府 老城以北的鑄鐘街 教會北邊不遠就是洹河 沿河西向 里左右 就是著名的殷墟 明義士在安陽任牧師之始 殷墟還沒有任何名氣 小屯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村莊 由於明義士是 一名教育類傳教士 承擔著教會學校的管理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 他逐漸對古老的中國文化 產生了 濃厚的興趣 既有偶然性又有其必然性 年之前 羅振玉等學者已經推斷出甲骨文出土地在 安陽縣西五里之小屯 但是並沒有研 究甲骨的學者親自走進殷墟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 明義士無愧於以學者身份 考察殷墟第一人 年明義士走進殷墟 年因軍閥混戰而離開安陽的 是明義士一生中最為重要 的收藏甲骨 研究甲骨階段 他從一個粗識中國文字的洋牧師 迅速成長為一個偉大的漢學家 中國政府一直沒有組織對殷墟的發掘 小屯一帶甲骨倒賣之風盛行 殷墟文物處 於失控狀態 明義士的收藏正是得此天時 明義士駐理的安陽教會距離小屯僅 里之遙 地理位置優 來去十分方便 明義士的牧師身份頗受安陽當地百姓尊重 他很容易和文物販子及小屯百姓打成 明義士在安陽收藏甲骨 佔盡了天時 人和之便 這是任何一個甲骨學家都無法 比擬的 年明義士完成了第一部甲骨學研究著作 殷墟卜辭 書中選登了他臨摹的甲骨精品 據他在書中講 他已經收集到甲骨 從而成為了最大的甲骨收藏家 明義士應召隨 中國勞工團 赴法國前線服役 甲骨收藏和研究被迫中斷 1921 春夏之交 他重回安陽 在繼續負責教會學校工作的同時 又重新開始了甲骨研究和收藏工作 1924 小屯村民築牆取土時發現一坑甲骨 全部賣給了明義士 1926 在小屯人張獻學家菜園裡又發 現了一坑甲骨 也被明義士收藏 這為明義士的深入研究 提供了最可靠的第一手素材 正當明義士 收藏頗豐 研究順利進行之際 北伐戰爭爆發 吳佩孚軍隊進入安陽 明義士來不及帶走的 甲骨藏品被亂軍所毀 令人痛心 為了躲避亂軍 明義士來到北京華北協和話語學校 North Union Language School 同時繼續他的學術研究 這期間 他廣交朋友 結識了馬衡 容庚和商承祚等一些著 名學者 在曾毅公的協助下 他將自己收藏的一批重要甲骨拓印數份 編纂成 殷墟卜辭後編 到齊魯大學教授考古學 在完成安陽斌英中學復校工作後 明義士應齊魯大學之邀 離開安陽到齊魯大學任 齊魯大學是一座教會大學 其前身是由美國 英國等教會創辦的山東基督教共和大學 齊魯大學成為受 燕京學社 Harvard Yenching 資助的 所教會大學之 每年可獲得 萬美元的資助 為這些教會大學提供在中國傳統文化教學和學 術研究上的便利 資助出版有關中國文學 哲學及宗教等領域的研究成果 因為明義士 在甲骨研究 考古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詣 所以才獲得了齊魯大學的邀請 在齊魯大學的四年多時間 是明義士學術生涯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一入校 他便被委以哈佛 燕京學社專案的負責人的重任 和同事們一起 把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 辦成了一個在學術界很有影響的學術研究機構 在齊魯大學 工作期間 他以自己的藏品為主 在齊魯大學建立起一個古物博物館 向學生介紹中國悠久的歷史文 傳播殷商文化 他給學生講授過 甲骨研究 考古學通論 等課程 把科學的考古學知識傳 播給中國青年學生 結合課堂講授內容 他還經常帶領學生去野外進行一些考古調查 在齊魯大學任教期間 也是明義士學術研究最多產的時期 他先後完成了 等講義的寫作 並發表了一系列有關中國考古和古史的論著 見諸出版的有 商代文化 校新舊版 殷墟書契前編 並記所得之新材料 中國商代之蔔骨 論匯印聶克遜先生所收藏青銅 十字押 柏根氏舊藏之甲骨文字 商周的美術 商代的文化與宗教思想 此外還有數種未 能完成的研究計劃 使齊魯大學成為甲骨學研究的重要陣地之一 明義士對城子崖遺址及濟南 市附近地區也進行了多次考古調查 收集到數以千計的陶片 並且對這些古代遺址進行了研究 明義士在甲骨著錄 斷代以及教學育才等方面 都做出了突出貢獻 奠定了其學 術地位 殷商文化的凝練與昇華 明義士告別齊魯大學 回到加拿大多倫多市 開始了他為期一年的休假生活 此後他就再也沒有能夠回到中國 回到安陽教會和他所熱愛的齊魯大學 明義士回國以後的 年七年時間 任職於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他的研究工作繼續進行 在這期間 明義士完成了以商代青銅兵器 作為研究物件的 博士論文 西元前 年至西元前 年中國青銅時代特徵武器的研究 該文雖然 以銅戈的類型學和年代學研究為目的 但涉及的內容則包括了商代的編年 商王世系 商文化特徵及 其與週邊文化關係等一系列歷史學和考古學問題 明義士近 年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凝練與昇華 篇博士論文也凝聚了他畢生的研究心血 無論是在研究的廣度還是在深度方面 在當時西方乃至在中 國學術界都堪稱高水準 歲的明義士獲得了多倫多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在此期間 士還充分利用自己的學識和考古經驗 對流散到海外的中國古代文物 尤其是那些屬於商代的甲骨 青銅器和玉器等都給予了格外的重視 他同美國各個收藏中國文物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 保持密切 並以自己豐富的經驗 幫助他們鑒定 佈置展覽 他曾幫助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Chicago 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 Field Natural History 和廬氏古物 館等單位和個人鑒定其藏品 他甚至專門前往美國 協助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辦過一個關於商代 玉器的特展 這從一個側面 也宣傳了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 不可磨滅的貢獻 明義士一生收藏甲骨甚多 他自己說最多時曾達 萬餘片 他收藏甲骨有一個原則 即僅供個人 收藏和研究 並不轉手買賣 即使在他生活最窘迫之時 他也沒有出售過一片甲骨 在這一點上 和一些外國文物販子是有著明顯區別的 據統計 目前尚存於世的明義士藏品有 097 斷代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學術貢獻 甲骨著錄 是甲骨研究的基礎性工作 明義士生前完成的甲骨著錄有三種 墟卜辭後編 柏根氏舊藏甲骨文字 甲骨辨偽 甲骨文自 年被發現後 一夜之間身價百倍 由原來一斤只值數錢的 被爆炒成為每字值銀二兩五錢的 隨之而來的便是偽造甲骨的出現 但明義士也正是 悉心考究 終成鑒別真偽能手 他在辨偽方面的功夫是非常深厚的 正如李濟先生評價說 有遠見卓識並研究過真的和偽造的甲骨文的學者 為了探索區別甲骨真假標準而更發奮工作 這個隊 伍中的一個先鋒是 的作者明義士 甲骨綴合 由於甲骨變質 發掘等多方面的原因 許多甲骨往往斷裂為數片 把殘片或書中著 錄的殘碎甲骨拼合到一起 恢復其本來面目 稱之為甲骨綴合 明義士在安陽期間自己揀拾 友人相 積累了大量的甲骨碎片 這也使得他成為較早從事甲骨綴合的學者之一 他的成就得到了學界的 陳夢家也說 最早留意及此 則為明義士 甲骨校重 所謂校重就是剔除甲骨著錄中的重見甲骨片 有同一片甲骨 會在先後出版的幾種 著錄書中出現 有的一片甲骨 會在同一種著錄的不同地方出現 這給甲骨學研究帶來諸多不便 1933 月發表在 齊大季刊 表校新舊版 並記所得這新材料 就是較早涉足這一領域的成果之一 他還把 龜甲獸骨文字 鐵雲藏龜 墟書契後編 等書互相校勘 發現重見拓片 為後來的學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特別值得一提 明義士首先以 作為斷代依據 具有方法論的意義 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他在甲骨 文的分期斷代研究和整理方面 走在了同時代學者的最前頭 歷史不會忘記 明義士從青年時期就來到中國 在中華文化積澱深厚的中原地區宣教時 明義士深深地被中國古 代歷史文化的魅力所折服 從其取漢名一事 我們可以體會一二 他取漢字 除了有 字意外 更重要的是 還作為一個歷史朝代 統治中國長達 276 年之久 一詞在蓋爾人 Gaels 的發音中讀作 Mingis 故此明義士將其祖輩對自己姓氏的讀音和 中國明王朝的稱呼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作為自己的漢語名字 其中既蘊藏著對故鄉的嚮往 也包含了 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敬慕 明義士夫婦被派往彰德府 今安陽 由此成為明義士一生的轉捩點 因為在那年 春天一次偶然的機會 他與商代故都 結下了不解之緣 成為懷著純科學的目的造訪殷墟的第 比甲骨學大師羅振玉到殷墟考察早了整整一年時間 從此明義士用畢生的精力對商代甲骨文和 青銅器等文物進行研究 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年明義士走進殷墟至 年因軍閥混戰而 離開安陽的 是明義士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收藏甲骨 他從一個粗識中國文字 的洋牧師 迅速成長為一個偉大的漢學家和甲骨學家 兩次世界大戰以及中國國內戰爭 也不能再讓他改變初衷 歷經磨難 終於成為一個令人尊敬的 漢學家 一個享譽世界的文化傳教士 原本他是抱著 使基督教融合到中國文化當中去 的目標 研究中國古代文化 在不懈尋找西方基督教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連接點 他客觀上為中國古代文 特別是甲骨學研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明義士在加拿大多倫多去世 歷史不會忘記明義士 年設立 明義士中國研究獎學金 旨在促進與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中國藏品相關的學術研究 尤其側重於博物館 的明義士藏品 該獎學金公開給來自加拿大和 或中國的博士生 初級和高級學者 研究必須 直接使用或支持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中國藏品 特別是史前至青銅時代的考古材料 明義士在中國期 間收藏了大量甲骨 青銅器 陶器和玉器 其中大部分藏品可追溯至商周時期 雖然他收藏的大部分甲骨仍留在中國 年明氏家族將明義士收藏在加拿大的大部分中國文物 捐贈給了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次子明明德 向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東亞分部捐 贈了一筆款項 設立了這項獎學金基金 以確保其父親的學術遺產能夠傳承給子孫後代 安陽有一座 明義士博物館 中國各地也舉辦有關他的研究的會議 一種已滅絕的 四不像鹿 其角曾用於甲骨文 在安陽出土 被命名為 以紀念明義士 明義士生平年表 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克林頓鎮 排行第二 考入多倫多大學應用科技學院 主修土木工程 1904 加入多倫多長老會中心教會 畢業實習 被選為國土測量員 並獲多倫多大學應用科技學士學位 入諾克斯神學院學習 並修習希伯來語和希臘語 接受加拿大長老會海外傳道會差派前往大清國傳教 來到大清國武安 當時歸彰德管轄 年漢語 後到彰德 與加拿大多倫多姑娘安妮 婚禮在開封舉行 加拿大聖公會河南主教懷履光 Charles 中華民國元年 到彰德 教會地址 北關鑄鐘街 開始接觸甲骨文 常乘老白馬游於洹水兩岸 考察殷墟出土甲骨文字情形 初得大 乃新牛骨仿製者 售者欺外人不識真偽 舉以鬻之 乃腐臭不可向邇 然明氏從此悉心 明義士自謂 第一次所得之大者 乃全為偽物 乃知小者之不可 故所得甲骨以碎片為眾 任安陽斌英高初兩級小學校校長 學校開設聖經 體操等課 1916 出生於安陽 取漢名 明明德 前生一子 典出儒家經典 開首語 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 第一部甲骨文著作 一書在上海出版 書中收錄甲骨 從自己的藏品中選出後臨摹的 中寫到 作者騎一羸老 白馬沿彰德城北洹河南岸徐徐而行 遂一同前往出 的場所 這就是殷朝武乙故都 其地望 早在孔夫子以前數個世紀就已經失傳 只是在 竹書紀年 武乙遷河北 他在英文 是集所存刻辭正確摹本凡二千三百六十九片 皆龜甲獸骨精品 由五萬片舊藏中矜慎選出 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中華民國加入協約國一方 派十萬勞工赴法國 明義士隨 被英軍任命為參謀長 其間利用休假機會到倫敦大英博物館 參觀訪問 學習古代藝術與考古學 回到安陽 負責教會學校教育工作 同時繼續對商周遺物的收藏 次子明明德入衛輝海外學校讀書 1923 斌英高初兩級小學校停辦 斌英中學 繼續任校長 學校增設數學 英語等課 小屯村民築牆取土 發現一坑有字甲骨 其中有很大的甲骨 都售予明義士 小屯人在張學獻家菜園中大舉私掘 時張方為匪掠去 出款多 村人乘機與商 得甲骨文字以半數歸之 約遂定 掘得甲骨甚多 多歸明義士 是年又購得一批甲骨 藏品多為吳佩孚駐軍所毀 到北京華北協和話語學校 中的中國研究院 教授中華歷史文化 該校設在北京東四頭條 專為外國傳教 外交官和學習漢語的外國人開設 明義士一邊研究 一邊拓製從安陽帶出的甲骨文拓 其甲骨藏品留與該校 東方雜誌 刊載明義士 序言譯文 甲骨拓本著錄 1972 年由臺灣藝文印書館出版 全家從天津出發 開始環球旅行 先後輾轉印度 伊拉克 訪問了烏爾 巴比倫等考古勝地 其後從巴格達乘車穿越沙漠 達到大馬士革 南下巴勒斯坦的拿撒勒和耶 路撒冷 在靠近耶路撒冷的 Nasbeh 跟隨美國考古學家貝德博士 Frederick Bade 參加考古調查與發掘 個孩子安置於日本神戶加拿大海外寄宿學校 明義士夫婦來到安陽 在史密森尼學會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年度報告發表 美國哈佛大學 包弼德 Peter Kees Bol 致信明義士 說明哈大考古學課程的設置 並寄來容庚新著 文字學 被齊魯大學聘為國學研究所考古學教授 人類學與考古學 將所收集藏品運濟南 在校內自辦博物館 完成石印講義 該書影印本 1996 年開始正式發行 明義士在該 書中自述道 余有疾一月 才好了 小屯人打牆 發現一坑甲骨 為余所得 其中有大的 年二年間拓本成 這一坑甲骨是明義士藏品中最有價值的部分 中國早期的上帝觀 1935 攜子明明德訪安陽 明義士給哈佛燕京學社 執行董事的回信 河南地區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 產生過孔子 墨子和莊子等偉大的思想家 他們的思想至今仍是中國人的思想基礎 明義士回加拿大度假 明義士在多倫多大學註冊攻讀博士學位 盧溝橋事變 日本帝國開始大規模侵華 山東淪陷 明義士無法返回濟南 是年至 應聘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遠東部助理研究員 負責鑒定 中國藏品 1940 捐贈豫北差會 150 明義士基督教基金 用於豫北地區教育事業 獲得通過 多倫多大學授予哲學博士學位 應聘美國國務院戰時新聞局 任中國問題專家 赴三藩市 1944 中華民國政府代表團呂超將軍書贈明義士 為公理正義而戰 為世界和平而戰 戰則勝 以攻則克 到華盛頓工作 明義士致信次子明明德 我不久前收到彼特斯 日發自北平的信 他說我當年存放在北京協和話語學校地下室中的藏品安然無恙 在日本佔領期間 校方將其轉移到大 樓的另外一個地方 因而日本人沒能發現 我已經寫信請求他將這些甲骨妥善地運到齊魯大學杜儒德 Ernest Black Struthers 我將有選擇地加以整理和出版 我希望把它們捐 贈給齊魯大學 我也相信 齊大會永久地保持它在甲骨學研究方面的興趣 1947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路過豫北 汲縣及安陽的傳教士紛紛撤離 明義士致信明明德 談他在華盛頓國會圖書館的感受 每當我研究起這類的中 文資料 我就感覺身體好多了 覺睡得好 飯也吃得香 這也使我重返齊魯大學充滿了希望 在華盛頓國會圖書館 明義士會見芝加哥大學 中國考古學客座教 授董作賓 董作賓贈送明義士甲骨文書法一幅 董作賓自跋曰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春第十三次發掘 得此龜腹甲右下約四分之一 武丁世蔔甲 狩兼記擒獲之辭 筆劃中塗飾朱砂 鮮麗如新 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寫於華盛頓國會圖書館以贈闊別十餘年之老友明義士先生 董作賓並識 回憶此事 明氏為作者老友 外人之注意殷墟考古工作者 彼為第一人 前年在華盛頓相遇 知彼以研究中國之 新得博士學位 時年有六十三 西人治學精神 可佩如此 寫信給格蘭斯通小姐 請求她妥善保管一件代鎖的紅漆木盒 記憶體明義士一家 多年來往的書信 關於他的藏品 他寫到 在天津麥克尼士先生的閣樓上 存放著一批很有價值的 甲骨和其它文物 甲骨就放在鐵皮盒的抽屜裡 除了佛郎西絲和埃爾文以外 我誰也沒有告訴過 因為我一直希望能回中國 這些東西應該留在中國 豫北差會解散 明義士之次女弗朗西絲 Frances 及婿埃爾文 Erwin 離開安陽到 Marion Nations Relief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 次子明明德擔任加拿大外交部遠東司司長 我和你媽最近都得了流感 我現在正在修改 充我的博士學位論文 1948 從加拿大長老會海外傳道會退休 中央研究院院士董作賓致信明義士 關於甲骨文字研究 老兄不但是西方學者第 也是在中國研究最早之一人 聽說您不久可到中國去 非常高興 如果中國政局安定 們能在中國共同研究甲骨文 是最所盼望的 部分藏品 箱從天津啟運 抵多倫多 我計劃出一本書 題目就叫 甲骨文和它的來歷 門為那些不懂中文的西方公眾閱讀 中國學術界對西方古典世界和歷史背景非常瞭解 為什麼西方人 就不能研究中國的甲骨文 要知道 中國文明和蘇美爾文明 埃及文明一樣古老 如果你願意 你可以作為我的第一位讀者 1949 寫信給次子明明德 表示儘管形勢緊張 他還是準備當年夏天去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 北京協和話語學校關閉 明義士藏品 片甲骨 轉交北京故宮博物院 該批藏品直至 1974 年在故宮倉庫被意外發現 齊魯大學文學院院長林仰山交出明義士藏品地圖 一書發表之甲骨一箱 390 由加拿大駐中華人民共和國 臨時代辦郎甯 Chester Ronning 轉交南京博物院收藏 明義士逝世於加拿大多倫多 包括刻有文字的甲骨 700 沒有發表過的甲骨文拓片 812 子明明德及妻子捐贈多倫多大學及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並達成如下協定 由博物館出資四萬加元 明義士基金 主要用於 出版明義士博士論文 從臺灣邀請學者對明義士藏品中 未經著錄的甲骨進行整理並出版 對明義士的甲骨拓片進行整理出版 次子明明德出任加拿大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任大使 明明德兩次訪問齊魯大 學舊址 兩次到訪安陽及小屯 1999 明義士生前收集的 箱有關中國考古學的研究資料和圖書捐贈中國山東大學 包括金石 明義士日記 手稿等 為什麼這個外國人對中國甲骨文如此癡迷 2022 提到甲骨文 大家首先會想到誰 是第一位發現甲骨文並斷定為商代文字 從而把中國有文字記 載的歷史提前了一千多年的清代金石學家王懿榮 還是近代史上被譽為一代宗師的 甲骨四堂 號雪堂 王國維 號觀堂 董作賓 字彥堂 郭沫若 字鼎堂 四位大家 這些學者們卓 有成效的研究推動了 甲骨學 這門學科的建立 的草創時期 一位遠渡重洋而來的 西方人也為中國 的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他就是加拿大漢學家明義士 第一位研究 的海外學者 加拿大著名漢學家 出生於一個基督教家庭 多倫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後 又進入神學院進修了神學 還加入了多倫多長老會中心教會 裡他常常聆聽從中國歸來的傳教士們的精彩故事 很早的時候 他就逐漸萌發了對中國這個神秘東方 國家的嚮往 畢業後 又恰逢加拿大的海外傳教熱潮 明義士便迫不及待的申請前往中國 年順利來到了中國河南 此時的明義士並未想到 這段中國之旅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方向 讓他走上 了甲骨研究和考古的道路 明義士前往中國的目的地 是河南省的武安縣 顧名思義 以武為安 的意思 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縣城 春秋屬晉 戰國歸趙 西漢初設置為縣 它不僅歷史悠久 而且底 蘊深厚 初來中國的明義士很快就被這裡濃厚的中國文化所吸引 在日常學習中文之餘 他經常身騎 白馬四處周遊 探訪附近的各種名勝古跡 年的春天 他和殷墟遺址不期而遇 在這裡 見到了傳說中的 明義士對這種帶有文字的骨頭 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為人親切隨和 快便和當地村民達成協議 只要有帶文字的 都可以找他售賣 明義士的 龍骨收購 非常順 遠近百里的村民們都知道 有個從海外來的洋人願意出錢收購 他也因此獲得了一大批 甲骨收藏 距離金石學家王懿榮發現甲骨文已經有十幾年 由於當地古董商壟斷並且哄抬 的價格 龍骨造假 非常盛行 明義士很快發現 他收購而來的 開始散發出刺鼻 的臭味 原來這些都是狡猾的村民自己在牛骨頭上刻好字 並埋藏在土裡再挖出來的仿冒品 得知真 相的明義士 又氣又恨 他痛下決心 一定要潛心研究甲骨 學會辨別真偽 再也不能上這樣的當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 經過數年的學習研究 明義士掌握了一套分辨甲骨的真本領 並再次重啟他的 購之旅 明義士在當地尋訪和收購了大量的甲骨 這使得當時很多珍貴的甲骨得以保存下來 收藏的數萬片甲骨中挑選出了 片精品 臨摹和出版了 這是西方學 者出版的第一部研究甲骨的專著 在甲骨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價值 至今仍是甲骨文研究領域的重要參 考文獻之一 很多年後 當明義士回想起這段經歷 也不禁唏噓 他的人生際遇因為殷墟而改變 為此他寫下 了一首七言詩 遇殷墟 柳樹出芽騎白馬 白馬走時順洹河 拾破陶器尋先古 小孩引到出古處 盤庚殷墟無痕跡 年前花根白地立 餘思盤庚它茲邑 商人作事問上帝 明義士的這段傳奇經歷 很好的詮釋了大詩人蘇軾的名言 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中國考 古學之父李濟先生曾評價明義士 幾個有遠見卓識並研究過真的而非偽造的甲骨文的學者 為了探 索區別甲骨真假標準而更發奮工作 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先鋒是 適當的 職務與他的考古天才有機地結合起來 為他在外國學者這個小圈子裡 對甲骨文的特殊貢獻開闢了道 由於其出色的甲骨研究 年明義士被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聘請為考古學教授 為中國的年 輕學生們開授 明義士用幾輛大馬車 拉著自己珍藏的甲骨輾 轉北上 並在齊魯大學建立了一座古物博物館 這應該是我國最早的大學博物館之一 他向所有往來 博物館的中外人士 介紹和宣傳中國的古老歷史和文化 他毫不諱言的說 中國幅員遼闊 文化最 土下遺寶之多 自如地上產物之富也 考古學之於中國 其有厚望焉 此時的齊魯大學 西方資助的大學之一 據當時的學生回憶 明義士教授平日裡沉默寡言 只有談到甲骨時才興致勃勃 當時的國外教授們都戲稱他是 老骨頭 對這個外號 明義士大概是欣然接受的 在齊魯大學執教 的數年 他一直潛心研究甲骨文 陸續發表和出版了一系列高水準的著作與論文 商代的文化和宗教思想 在明義士等人的推 齊魯大學一躍成為甲骨學研究的重鎮 並培養出了一大批甲骨研究人才 為後來的中國甲骨研 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一位研究中國甲骨且非科班出身的外籍人士 明義士用其深厚的中國文化素養 以及扎實的 甲骨研究成果 躋身於中國文字學 考古學和歷史學界 並受到當時學術界的一致認可 甲骨學大家 王宇信先生曾這樣評價他 加拿大學者明義士 是被博大精深的中國殷商文明所折服的外國學者 中的較早者 就在小屯村收集甲骨文和其他古代文物 先後收集甲骨達 為一位最大的甲骨收藏家 與此同時 他還及時公佈甲骨材料 以供學術界研究 雖然他早年疏於 但經過悉心考索 終於成為甲骨文辨偽的行家裡手 不僅如此 他的殷墟青銅器收藏和研究 也取得了成就 如此等等 明義士在甲骨學研究的 草創時期 取得了不容忽視的成績 明義士結交了不少中國學者 他與大作家老舍比鄰而居 客廳的書架上擺 放著老舍親筆題名贈送的小說 他和考古學家容庚頗為投緣 兩人常常書信往來探討考古問題 一起結伴逛過琉璃廠的古玩店 由於長年從事甲骨和中國古籍經典的研究 明義士不僅擁有深厚的中 國文化功底 本人也深受儒家思想浸潤 他研究和收藏甲骨文 始於興趣 終於學術 並不以此謀利 即使是在生活特別困頓的情況下 他也從未想過利用自己收藏的大量甲骨來換取金錢 而在當時 售甲骨給國外各大博物館是很多外國人的首選 他曾在致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館長的一封信裡 我的收藏之道很簡單 我獨自一人來往於遭盜掘的地方 從劫餘的殘物中採集第一手資料 於一個負責任的科學家而言 他親手獲得的一枚琉璃珠 要比黃金分量更重 這就是我在豫北 中所做的工作 我知道這樣的收藏很難有驚人收穫 成效也很慢 但我卻可獲得事實的真相 物館館長曾勸說明義士把收藏的甲骨都賣給博物館 並邀請他擔任博物館在中國的經紀人 明義士顯 然是回絕了 對他而言 探尋和研究甲骨文的奧秘是他的人生理想和畢生追求 甲骨的珍貴並不在乎 它本身 而在於它所承載的中國文化和歷史 這種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實現的 明義士暫時告別齊魯大學回加拿大休假 卻不曾想次年中國爆發的全面戰爭 讓他不得 不滯留在國外 此後數年 由於中國時局動盪 年因病去世 他都再無機會返回中國 國外的無數日夜裡 最讓他魂牽夢繞的是存放於齊魯大學居所地下室的那批甲骨 他念念不忘地寫信 給自己的好友和兒子 希望他們能夠設法把這批珍藏的甲骨 捐贈給齊魯大學 他始終認為 這些甲 骨應該留在中國 這批藏品一部分被明義士的好友運送回了加拿大 在他去世後 由其家人無 償捐贈給了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另一部分則分別收藏於中國南京博物院 山東博物館和故宮博 最後一部分 年由明義士之子明明德先生捐贈給了齊魯大學的繼承者 山東大學 加拿大駐華使館和山東大學 舉辦了盛大的捐贈儀式 儀式上 明明德在發言中回憶道 直到今天 我仍能清楚地回憶起父親當年坐在小書房那盞明亮的燈光下 伏案研讀細小的甲骨文字的情景 我講解 這些契刻在甲骨上和熔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 是當時所知道的中國最早的文字形態 明義士與中國的緣分 由遠渡重洋來到中國開始 因為與殷墟的不期而遇 從而走上了甲骨研究 他克服語言 文化等帶來的重重困難 勤奮不輟 最終成為了一名甲骨研究專家 他把西方的 現代考古理念 與中國的傳統文字研究相結合 不僅在甲骨文研究上頗有建樹 還為中國甲骨學的研 究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甲骨學大師董作賓稱讚他是甲骨文研究中的 西方學者第一人 Heritage 世界文化遺產 殷墟遺址
Related Posts:
Rotary in the State of Manchuria
Professor Gordon King (Tsinan) 王國棟教授(濟南)
The History of the Rotary Club of Peking
History of the Rotary Club of Macau
David W. K. Au – Co-Founder of Chung Chi College
Dr. Kuo Ping-Wen (Shanghai) 郭秉文博士(上海)
Dr. William Hung – 洪業博士
Chinese Rotarians served Judg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