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 – 113- 2024-09-20
中文版在第 成都扶輪社張凌高 華西垻 的精神領袖 Chengtu Rotarian Lincoln Dsang Huaxiba Herbert Lau 劉敬恒 Rotary China Historian October 2015 張凌高博士 PhD Drew Northwestern WCUU 1890 1955 Charter Member Classification Education Universities January 1939 Club 成都扶輪社 Chengdu Szechuan Sichuan Province Republic 中華民國四川省省會成都市 President West Union University 華西協合大學校長 February Bishan Empire 1904 Ame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1914 1919 United States Master Arts Chicago 1922 Later 1932 1933 1920s Tsi Chung 1927 1930 Acting September 1931 Board Trustees The Chinese 1947 華西協合大學赫婓秋牧師紀念教學大樓 1920 日落成奉獻典禮 Hart Memorial College Dedication Day April 赫婓秋牧師紀念教學大樓 Rear 華西協合大學 明德學舍 Van Deman Hall Baptist Mission 華西協合大學醫院 Hospital 1935 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蒋中正伉儷出席華西協合大學畢業典禮 副校長伉儷陪同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 Shek Lady Rev Mrs George Sparling 華西協合大學校長張凌高 和醫學院院長啟真道 同是成都扶輪社的創社社員 Dean Medicine Faculty Leslie Gifford Kilborn 1942 校長張凌高和醫學院院長啟真道頒發的華西協合大學畢業證書 Graduation Diploma 1938 華西協合大學和中央大學 醫學院 農學院 金陵大學 燕京大學 齊魯大學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合 併組建成為華西聯合大學 上圖照片約拍於 1940 為這幾所大學的校長們聚會討論預算的難題 自左至右 燕京大學代理校長梅貽寶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長吳貽芳 金陵大學校長陳裕光 南京扶輪社 華西協合大學校 長張凌高 齊魯大學校長湯吉禾 Chen Gwan Nanking Joint Presidents Meeting 1944 美國副總統華萊士先生 在外交部部長宋子文陪同下 赴華大探視當時美軍醫院 與華大 共用醫院設施 裡的傷兵同袍 自左而右 依序為湯吉禾校長 吳貽芳校長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萊士先生 外交部部長宋子文 四川省長張群 張凌高校長 背後救護車身標誌的 中央醫 指的是中央大學醫學院自建的醫院 不再隸屬於華西齊魯中央三大學聯合醫院 Vice Henry Agard Wallace June 1946 張凌高 培養高尚品格 教授高深學術 造就專門人才 適應社會需要 日在四川省參與創辦成都扶輪社 當時他是華西協合大學 遺憾的是 成都扶輪社在 1950 日因不利的政治和社會環境而永久解散 五洋學堂 華西協合大學曾是中國高等教育史上 所著名教會大學之一 世紀初葉在中國西 部地區所建立的第一所現代化意義的大學 校址位於四川成都華西垻 抗日戰爭時期 成都華西垻和華西協合大學 以其寬廣的胸懷和滿腔的熱情 收留了從淪 陷區西遷的中央大學醫學院 齊魯大學醫學院 東吳大學生物 系和燕京大學 在這裡不分主客共同辦學 因此華西垻也成為當時保存和延續中國高等教育命 脈的聖地之一 1910 大清國宣統二年二月初一 在成都華西垻 錦江南岸 南台寺之西 的理科臨時教室裡 華西協合大學正式開學 這所外國人創辦的大學 給當時成都帶來教育 建築和生活等帶來方方面面的影響 開啟了最初的中西文化融合 這所大學當時由英國 加拿大三國的 個基督教差會 美以美會 公誼會 Friends Foreign Association Great Britain Ireland Canada 美國浸禮會 英國聖公 Missionary Society England 共同開辦 故名華西協合大學 當時的成都市 民稱它為 學校的組織管理按 的原則 仿照牛津 Oxford 劍橋大學 Cambridge 的體制 學舍制 即每個差會建立和資助自己的學院 管理自己的資金和設備 則提出教學大綱 制定錄取 考試標準 使集中化與個性化相結合 這種創造性的體制 決了各教會提供資金 設備和相互的協調工作 也反映了現代大學的特點 保證了學校在育才 方面擁有獨立的辦學自主權 華西協合大學是成都乃至中國西部所建立的第一所現代化意義的大學 比清華學堂還年長 初設文 理和教育三科 開設哲學 經濟學 解剖學 教育學等課程 師資也大都來自牛津大學 哈佛大 Harvard 耶魯大學 Yale Toronto 等歐美名校 中國牙科學從這裡發源 東亞第一 的美譽 該大學 文理哲各科 在當時的西南地區也是處於頂端位置 華西協合大學主要創始人和第一任校長畢啟博士 Joseph Beech 是一個出生在英國 的美國人 1899 年受基督教會差遣隻身來到中國 先後創建了 重慶求精中學 成都華美中 成都華英中學 畢啟自 1905 年起開始籌建華西協合大學之日起 在中國創辦教育 才返回美國頤養天年 1926 張凌高以副校長身份主持華西協合大學校務 華西協合大學在國民政 府教育部正式立案註冊 張凌高也正式出任華西協合大學校長 他也是首任華裔校長 苦心經營了 將華西協合大學建設和發展成為一所享譽中國且聞名世界的高等學府 張凌高的歷程 日出生於大清國四川省璧山縣一個銀匠之家 父親都是當 地小有名氣的銀匠 在璧山縣城北街開了 雲泰號 銀匠鋪 以打製銀飾品為生 1895 張凌高被家人送入私塾讀書 由同鄉秀才教授四書五經和唐詩宋詞等古代典籍 少年時期的張凌高就顯露出過人的才華 不但學習勤奮聰穎睿智 而且有膽有識且能言善辯 當地一個美國傳教士十分賞識張凌高的睿智 遂推薦其到美國人畢啟創辦的 慶求精學堂 張凌高隻身一人前往重慶讀書 張凌高十分珍惜求學機會 學習刻苦且成績優異 深得學校老師的器重 但後來其父病故 張凌高失去資助 面臨輟學的危險 幸得校長幫助 給了張凌高半工半讀的機會 才得以完成 張凌高深受教會思想的影響 不但加入了基督教 而且還與西方教會建立起密切的關係 1909 張凌高從 重慶求精學堂 被派遣至四川省永川縣城 福音堂小學 並投身於教會事務之中 張凌高又應邀返回母校 擔任教員 開始其教書生涯 1911 武昌起義 當辛亥革命浪潮席捲山城重慶時 已經接受西方 思想影響多年的張凌高欣喜若狂 帶頭剪掉了自己頭上的辮子 張凌高考入華西協合大學文科 他在這所剛創辦不久的大學裡 接觸和閱 讀了大量西方著作 學習成績也始終名列前茅 由於為人正派且富有正義感 深得教師與同學 的信任 五四運動 消息傳到成都後 華西協合大學積極響應 北京學生聯合會 全校罷課並上街遊行 遭到校方的阻撓 張凌高被公推為學生代表與校方進行交涉 在校長畢 啟和部分外籍教師面前 張凌高侃侃而談 慷慨陳詞 將中國學生的愛國運動與美國獨立戰爭 進行類比 終於說服校方同意 使參加遊行的學生隊伍走上街頭 張凌高流利的英語 良好的 口才和卓越的表現力 給校長畢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張凌高從華西協合大學畢業並獲文學學士學位 成為為數不多的文科畢業 生之一 就被派往四川省資中縣 擔任代理牧師 張凌高前往美國芝加哥 入西北大學 院攻讀碩士研究生 期間曾作為中國代表出席了 世界大會 張凌高獲得美國西北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和神學學士學位 高學成歸國 繼續在資中縣 擔任牧師 張凌高深受西方教會思想浸染 儘管其學 識淵博 卻從不擺架子 能夠深入到普通民眾之中宣講基督教義 每當輪到他到教堂做禮拜時 教堂內總是座無虛席 他的宣講總是極富文采 並富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張凌高信奉自 博愛思想 並且非常注重教育 教育救國 他在赴美留學之前 在資中縣創辦了學校或補習班 留學歸來之後 張凌高更強烈地認識到教育對一個國家的重要 親自出任資中縣 進德女中 華美男中 兼任英語教師 經常募集辦學經費 並時常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英國軍艦肆意炮轟四川萬縣縣城 造成城內居民死亡 604 398 被炸毀民房千餘間 財產損失約 000 萬縣慘案 發生後 四川全省一片譁然 華西協合大學學生發表宣言並上街遊行 英帝國主義罪行 不但學生罷課 教職員工也罷工罷課 聲援學生的愛國之舉 後來經過調停 學生同意復課 但前提條件之一就是 華大校務應有華人參與管理 是在這一背景之下 張凌高經華西協合大學同學會推薦 被華西協合大學理事部聘為副校長 參與學校管理 併兼任社會學和心理學教授 張凌高儘管出身於華西協合大學 但出任副校長之職 也只是校方的權宜之計 對張凌高 並不重視 實際上也僅是有名無實 張凌高對此也是心灰意冷 1928 年提出辭呈 西協合大學考慮到學校聲譽和學生日趨減少的實際狀況 張凌高還是於 年被華西協合大 學理事部推舉為代理校長 開始主導學校事務 而原任校長畢啟則改任教務長 張凌高積極申請和推動華西協合大學在國民政府教育部註冊立案 並指派專人負責主持申 請註冊事務 旨在使華西協合大學在中國地位進一步合法化 經過多方運作 華西協合大學於 年獲准註冊立案 張凌高再度赴美 入位於新澤西州麥迪遜市 Madison New Jersey 的德魯 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 德魯大學是一所私立大學 以文科著稱全美 一年以後 張凌高以 採納美國福利方法用於華西 的博士論文 通過論文答辯並獲得哲學博 士學位 張凌高正式出任華西協合大學校長 此時正值中華民國發展黃金時期 西協和大學也進入快速發展軌道 張凌高盛情邀請一些著名學者到華西協和大學執教 早期學 者有龔向農 李培甫 龐石帚 魏時珍 周太玄 畢天民 沈嗣莊 李思純 朱少濱等人 1937 七七事變 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發動全面侵略 抗戰時期 一些大後方學 在張凌高的熱情邀請之下來到華西垻 華西垻一時著名學者雲集 其中包括陳寅恪 蒙文通 顧頡剛 蕭公權 徐中舒 梁漱溟 何魯之 李方桂 呂叔湘等文史學者 有生物學家劉承釗 地理學家劉恩蘭 數學家賴朴吾 天文學家李曉舫 皮革學家張 銓等科學家 形成了華西垻鼎盛時期 這一教育和文化現象 至今還少有學者涉獵和研究 歷史地位還有待評價 中國近代歷史上 無數學者來到成都 在這裡著書 做學問 結下了與 成都的緣分 這顯然與張凌高不遺餘力的邀請不無關聯 華西協合大學始終秉承 愛人如己 尊師重道 精誠無間 的辦學理念 在此基礎上 凌高又提出了 以博愛犧牲服務之精神 社會之需要 的新要求 張凌高認為 如果培養的學生不能服務於社會 不能到基層和邊疆服務 那麼這樣的教 育註定是失敗的 張凌高對教育能有這樣的認識 即便在今天 仍然具有很大的現實指導意 張凌高出掌華西協合大學之後 學校規模不斷擴大 圖書館 育德宿舍 女子宿舍 製藥廠先後建成 為符合國民政府教育部辦大學的規定 又陸續成立了文學院 理學院 教育學院等及農業 製革等應用專業 創辦了 華西學報 華大校刊 華西邊 疆學會雜誌 等期刊 地處北平 南京等地的高等學校紛紛內遷西南 西北地區 陷區大批流亡學生也大量湧入四川 貴州等地 華西協合大學以滿腔的熱情接納了來自淪陷區的中央大學醫學院 金陵女子文 東吳大學生物系和燕京大學 國難當頭 垻上的師生驟然增至約 作為東道主的華西協合大學迎接友校 高動員學校各單位騰出教室 實驗室 甚至教職工的住房 接納五校師生 地下室 閣樓裝上老虎窗是師生們的實驗室 教學樓兩頭裝上隔板便成了窗明几淨的辦公室 還積極遊說 紐約聯合託事部 協助五校建起各自的校舍 張凌高領銜倡議華西垻 所大學校長定期召開聯席會議 實施聯合辦學 各校資源共享 這一舉措使華西垻名聲大噪 尤其是醫學名醫雲集 文化學者沙龍不斷 成為當時一道亮麗的 成為戰時 錦城文化區 的代名詞 當時華西垻有文 農五類專業 個系之多 學生人數達 與當時西南聯合大學人數相當 可謂是戰時中國規模最大 學科設置最完整的大學之一 可跨校授課 學生可自由選課 各校互認學分 名人學者雲集 各種講座 社團活動層出不窮 甚至在去廁所方便時都能時常遇到著名的大學者 中西方文化交融在華西垻呈現出前所未有的 當時華西垻的通用語言甚至是英語 由此可見一斑 儘管風景這邊獨好 但當時的辦學條件畢竟是艱苦的 物價飛漲 學校經費短缺 師生基 本生活時常陷入困境 張凌高經常四處遊說 為五校師生爭取利益 確保學校能夠正常運轉 師生基本生活得以保證 張凌高曾在一次講話中說 無論時局是何等艱苦 能開學就開學 多上一節課 就多上 一節課 這都是學校上所以報效國家 下所以成全學生 正是由於張凌高的接納和支持 才能在華西垻立足 生存和發展 可以想像 如果沒有張凌高的支持是絕對不可能的 張凌高可謂勞苦功高且居功至偉 其卓越的歷史功績 不應該被刻意遺忘 畢竟那是一段真實的歷史存在 而且是延續中華民族高等教育文脈的崇高 也成就了張凌高是一位卓越教育家的地位 隨著華西協合大學辦學規模的擴大 來自教會的經費卻沒有顯著增加 為了維持學校的生 存和發展 張凌高不得不多方籌措辦學經費 他相繼聘請馮玉祥 孔祥熙 朱家驊等政府政要 擔任名譽董事 聘請時任四川省主席張群 時任交通部長張嘉熬 副部長盧作孚 四川省建設 廳長何北衡等人出任校董 為了華西協合大學可持續發展 張凌高不得不仰仗國民政府高官的支持 他曾作聯以自嘲 休夸厚祿高官 宦海終成孽海 還是勤耕苦讀 花香更有書卷 1941 美國作家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訪問中國時 曾在成都華西垻體 育館進行演講 面對擠得水泄不通的聽眾 海明威作了吼叫一般的演講 在華西垻掀起一股狂 熱的浪潮 美國總統羅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特使威爾基 Wendell Lewis Willkie 訪問了華西垻 並對華西垻師生發表了風趣幽默的演講 威爾基特使在進行演講時 由時任燕京大學校長梅貽寶同步翻譯 見下圖 1943 李約瑟博士 Noel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 又在華西垻掀起 了一股 李旋風 這位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和科學技術史專家 在華西垻進行了 場精彩的演 可謂是觀者如潮 而這一切都與張凌高的竭誠邀請是分不開的 1945 中國取得抗戰勝利的時候 華西協合大學已經是蜚聲海內外的一所著名高 等學府 尤其是牙科 醫科最為著名 當時無論是社會上的達官貴人 還是政府官員 都曾慕 名到華西協合大學看牙醫 甚至連蔣介石也到華西牙科鑲配假牙 華西協合大學舉辦了慶祝張凌高任校長 周年紀念活動 自從他 出任副校長以來 張凌高已經執掌華西協和大學 時間如此之長 在國內大學校長中 實屬罕見 華西協和大學校刊 也推出專刊特輯以紀念 由於張凌高常年操勞學校事務 可謂是鞠躬盡瘁 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 他患上了哮喘病 最終惡化為肺氣腫 張凌高病情日趨嚴重 已經不能堅持正常工作 遂向學校董事會 提出辭呈 離開了他服務 多年的華西協合大學 張凌高一生淡泊名利 由於經常資助學生 接濟生活困難的員工 並沒有留下多少積蓄 辭職後的張凌高一度生活陷入困境 主要依靠子 女和親屬資助維持基本生活 賦閒在家的張凌高 被張幼儀之兄張君勱遊說加入了 中國民主社會黨 並出任民社黨 中央常委 四川省黨部主任委員 此黨由 中國國家社會黨 民主憲政黨 日在上海成立 其宗旨是 以民主方法實現民主社會主義的國家 張君勱是 中國民 主社會黨 的主要創始人 也是當時非常有影響力的政治家和哲學家 他曾主持起草了 民國憲法 因此被譽為 中華民國憲法之父 張君勱於 1948 月被中國共產黨列為 位戰犯 中的最後一名 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 成都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派人進駐並接管了華西協合大學 1951 中國政府正式從外國教會手中收回了華西協合大學教育主權 1952 在全國高等院校調整中 華西協合大學被拆分 結束了其在華夏大地的歷史使 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永久地消失了 最終也被歲月的長河所塵封和湮滅 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解放初期 張凌高則在 鎮壓反革命運動 中被拘捕關押 1954 反革命分子 被判刑 究其主要原因 還是因為一介書生捲入了政治漩渦 張凌高因心力衰竭病死於成都監獄之中 1986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才撤銷了對他的刑事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