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 – 113- 2024-09-20
滬西扶輪社社員 孫瑞璜 開明睿智 追求光明的金融家 中華扶輪史研究員 劉敬恒 2023 Sun Rui Huang Columbia New York 1900 1980 新華信託儲蓄 銀行副總經理 大安保險公司董事長 上海市銀錢業業餘聯誼會理事長 是滬西扶輪社 Shanghai West Rotary Club 現職社員 滬西扶輪社是上海第 中華民國第 家扶輪社 1948 日加盟國際扶輪 International 不過兩年多後在 1952 日全面解散 名祖銘 字瑞璜 日出生在大清國江蘇省上海縣崇明島 1917 民國六年 上海滬江大學 University 附屬中學畢業 考取北京清華學校 Tsing Hua College 1921 年畢業 公費赴美國留學 先後在紐約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攻讀銀行學 分別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 1927 年學成回國 他先後擔任南開大學教授 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總稽核 郵政儲金匯業 總局會計處副處長等職 1930 年新華信託儲蓄銀行 Sin Trust Savings Bank Ltd 孫瑞璜應邀任副經 副總經理 他一心輔佐總經理王志莘對新華銀行進行整頓和發展 作出了卓越的貢 孫瑞璜是位愛國銀行家 九一八 事變發生後 孫瑞璜和章乃器 王志莘等金融界知名 率先參加上海文化界抗日救國會 孫瑞璜積極參加籌募捐款 慰勞傷患和救濟難民等工 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1937 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上海公共租界淪為 抗日救國活動在上海職業界救亡 協會中的中國共產黨組織領導下 採取比較隱蔽的聚餐會形式 孫瑞璜也參加了星二和星四聚 餐會的活動 在聚餐會上 他們瞭解抗戰形勢 交流工作情況 討論籌募捐款 營救被捕人員 和救濟難民等工作 1938 年秋孫瑞璜和陳鶴琴 姚惠泉 李文傑等人發起組織 節約救難委員會 向各界人 民募捐 實際上是為新四軍徵募寒衣 共募集捐款 178 000 按當時市價可購買寒衣 700 該款由孫瑞璜通過新華銀行秘密匯交皖南新四軍總部 1942 年孫瑞璜和鄭振鐸 王任叔 等人組織 編輯出版 西行漫記 Red Star Over China 後來以 魯迅全集出版社 集資出版了 魯迅全集 二十卷 對宣傳社會主義思想起了很積極的作用 孫瑞璜還和 趙樸初 工商職員貸金處 向各大銀行 企業募集基金 對工商業職 工發放小額無息貸款 幫助職工解決戰時生活困難 1949 白色恐怖籠罩上海 孫瑞璜和盛丕華 吳承禧等人參加了民主建國會的周邊聚 當時在中共地下黨領導下 陳巳生 李文傑 趙樸初等人還參加了以顏惠慶為 主任委員的 上海臨時救濟委員會 準備籌集經費和物資 收容戰時難民 在臨近中國共產 黨勝利前夕 上海不少工商界知名人士在國民黨政府鼓勵下 紛紛離開上海前往臺灣或香港 孫瑞璜不為所動 寧願放棄早已決定的赴美國考察 與在美國講學的夫人王國秀會面機會 決留在上海迎接中國共產黨建政 他和總經理王志莘向職工代表堅定表示 銀行方決定 可以自由去留 銀行機構不撤不遷 已通知總分行負責人一律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 新華銀行的機構 人員以及資產都完整地保留下來 並立即成為 首批公私合營銀行之一 孫瑞璜被聘為上海市財經委員會委員 並被推選為上海市各界人民 代表會議代表 中國人民赴朝鮮慰問團成員 最初幾年 新華銀行在中國人民銀行的領導和支持下 貫徹執行國家的金融政策 扶植有 利於國計民生的工商企業 溝通公營和私營金融業 發揮了積極作用 新華銀行本身也得到更 大的發展 業務居所有合營和私營銀行錢莊的首位 金融業全行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合併組成統一的公私合營銀行 孫瑞璜和其 他金融業者一起 發揮了骨幹帶頭作用 歷任公私合營銀行常務董事 上海分行副經理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儲蓄處副處長 副行長 顧問等職務 還被選為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第 一屆至第五屆和第七屆人民代表 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執行委員 上海市中國民主建國會的副 秘書長 顧問和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 中國銀行董事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1966 1976 孫瑞璜身心雖受到嚴重摧殘 但他仍然堅決 擁護中國共產黨 相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他曾寫信給在香港的金融業者 介紹祖國金 融事業的新面貌 勸導回來一起工作 他還十分關心臺灣回歸祖國 早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長期以來 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孫瑞璜晚年長期患腦血栓 後又患膽結石 孫瑞璜對清華母校非常關心 曾任上海清華同 學會會長多年 清華校友通訊 復刊之初 孫瑞璜於 即逝世前一個月 重病之中親筆致函母校聯繫 贊助人民幣 100 元表示支持 日因醫治無效 不幸逝世 記大安保險公司董事長 理事長孫瑞璜 中國銀行保險報 隴右泉 洗禮的清華學子 金融海歸 原名祖銘 上海崇明縣人 年少聰穎 好學不怠 樂學不倦 在人們眼中是妥妥的學霸 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附中 並以優異成績考取北平清華學 孫瑞璜常懷憂國憂民之心 思謀拯救之策 年輕時就產生樸素的民主革命思想 他渴望儘 早成才 匡時濟世 喚醒國人發奮圖強 孫瑞璜自清華學堂畢業考取赴美庚款留學機 先後在紐約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銀行學 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 他婉拒了老師推薦留在美國就業的優厚待遇機會 義無反 顧回國 先赴天津南開大學教授會計學 為國育才 1928 孫瑞璜經校友學兄 同為哥 倫比亞大學銀行學碩士的江蘇省農民銀行副經理王志莘引薦 赴南京政府建設委員會任總稽核 本想在公位上施展抱負為國效力 但因看不慣所處官場的內鬥與腐敗 很快就自動離職 上海郵政儲金匯業總局會計處出任副處長 據掌握的史料 與他先後成為哥倫比亞大學校友的保險業界精英 幾乎是民國時期大半個 金融界精英圈 是不容小覷的海歸實權幫 世紀中國保險業的逆勢崛起 一方面是因為 黃金十年 民心思定 百業興 另一方面也因為有一批在歐美日留學的人才精英學成回國 海外留學 西學中用 這是最 快縮小發展差距之捷徑 王志莘辭去江蘇省農民銀行總經理職務 應馮耿光 張公權及唐壽民之邀 赴上海接任新華信託儲蓄銀行總經理 該行原稱新華儲蓄銀行 國銀行 交通銀行合資 1914 年創設於北京 開辦時實收資本僅 萬銀元 年增至 改稱新華商業儲蓄銀行 以下簡稱 新華銀行 經營守舊 業務不景氣 業績不尷 新華銀行經營管理不善 放賬過濫 資本虧蝕殆盡 負債淨額高達 600 瀕臨破產 經理方仁元向中國銀行 交通銀行告急 兩行下決心徹底改組 股折合為 各再入股 資本總額合為 200 中國銀行 交通銀行兩 行占股 掌握決策權 決心刮骨療毒 次年將總行遷至上海 聘王志莘為總經理 即是希 望能夠大刀闊斧改革 使新華銀行起死回生 核心組合 再造服務社會之 功以才成 業因才廣 在王志莘的力薦邀請下 孫瑞璜出任該行副經理 結成肝膽相照 榮辱與共的新華銀行完美搭檔 新華銀行二人核心組合的第一舉措 是踐行歐美銀行的現代運營辦法 廣攬儲蓄 運用銀 行的資金融通功能服務社會 首先在 改組宣言 中向社會昭告新華銀行 提倡社會儲蓄 培養人民儉德 之宗旨 用銀行的資本與信用 吸收社會閒散資金 用於投資和放款 挹注實業改造 造福於社會 此他們沉屙下猛藥 革新人事 激濁揚清 延攬眾多英才擔任重要職務 這些得力幹將多有留 學歐美經歷 有的還兼任大學教授 堅持以 德才兼備 招考大 中學校畢業生 唯賢是舉錄 用行員 中文拼音之父 周有光留學日本經濟學專業後回國在大學任教 曾任職新華銀行 派駐紐約 張元濟之子張樹年 紐約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 亦到新華銀行履職 年底的統計 該行職員中曾受國內外高等教育的占 受中等學校教育的占 二者合計共占全行職員的 平均年齡不到 他們經過嚴格的考試或培訓 擁有服務至上的現代金融理念 富有朝氣 工作積極 精明能幹 杜絕了官僚作派和市儈習氣 一時間贏得口碑 社會輿情普遍評價新華銀行較為新派 高層有學者風範 經營得法 新華銀行是中國最早重視有獎儲蓄吸納民資的銀行 他們以人為本 依據國民日常經濟生 活需要來拓展儲蓄業務 最大限度地挖掘儲金資源 首創有優厚利息的生活儲金 教育儲金 人壽儲金 禮券儲金等 規定期限一年 月息一分 在處理紀念儲金手續時力求簡便貼心 力主倡辦活期儲金 零存整取儲金 整存整取儲金 整存零取儲金 存本取息儲金 兩便儲金 每月存多少不限的儉約儲金 子女教育儲金 寓保險於儲蓄的人壽儲金等 並利用 報紙雜誌及櫥窗佈置大張旗鼓地宣傳 贈送新穎別致的儲蓄罐等小禮品 以擴充儲蓄客戶 聚閒散資金 儲戶曾多達幾十萬戶 新華銀行除經營儲金業務 還不嫌瑣屑 設立服務部 辦信託 外匯等服務專案 甚至開辦代收學費 代收公用事業費等各種代理業務 小工商業融洽關係 這些舉措頗見成效 打造了新華銀行東山再起 業務增長神速的奇跡 華銀行印發的禮券是一種全新金融產品 足額行用 在很大程度上等同於鈔票 能在多地使用 可買各種商品 兼具儲蓄功能 達到一定時限還可計息 孫瑞璜把新華銀行視為自己的終身事業 仿照美國大通銀行的管理制度 殫精竭慮 他沒有官僚習氣 平易近人 經常走出行長室 到各個相關辦公室營業場所走走看看 掌握最新動向 及時解決工作實際問題 並且最為強調凝聚力 講究人情味 生活上從不講排 與銀行員工情同家人 非常重視人文修養培養 新華精神 要求員工視銀行為自 己的家園 安身立命 大家庭當然也會關愛員工 推出暖心舉措 免費門診 設立互助金 養老金 殘廢給養金 撫恤金等額外福利 每年加薪 對工作滿 年的老職工 歐米伽 修建職工宿舍 解決職工切身困難 他還資助優秀員工帶薪出國深造或 在增資擴股時贈予職員 同人股 使員工與銀行休戚與共 在核心二人組的精心擘畫苦心經營下 新華銀行改頭換面 彰顯出 以新精神賡續舊生命 的良好開端 1934 由上海新華銀行編印 半月刊 設同人消息 行務紀要 總務通 各地通信 半月見聞等欄目 為交換意見 溝通資訊 共謀行業發展而搭建起平臺 供同業閱讀 由於半月刊貼近工作生活實際 實用性及可讀性強 頗受同人歡迎 務實的經營措施 開放的人事管理 使新華銀行於改組當年就扭虧為盈 1936 總額增加到 436 比改組前的 年增加近 各項放款比改組前增加了兩倍 項投資也多達 165 銀行實力日益雄厚 除了平津分行外 又相繼在南京 三地設立了分行 僅在滬市區內就新設了 個辦事處 日漸殷實的資力和日臻完善的管理措 使新華銀行成長性極強 在金融界的地位飆升 被譽為 南四行 是上海銀行業公 多個會員單位中處於領導地位的 家大銀行之一 創業之初 孫瑞璜與昆山大家閨秀王國秀結為伉儷 1932 日軍大舉進攻上 孫瑞璜和王國秀夫妻在大夏新邨的溫馨家園被日軍炮火夷為平地 只能棲居靜安寺新華園 號小樓內 躬耕復社 為文化抗戰經濟抗戰助力 1935 孫瑞璜就在 上海文化界抗日救國宣言 上公開簽名 響應中共中央 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同胞書 協力推動上海抗日救亡運動蓬勃興起 國仇家恨驅使孫瑞璜 經常參加各種形式的抗日民主聚會 尤其是 星一聚餐會 這個以每星期一晚間聚餐一次 為活動形式的愛國名流沙龍 促進文化 復興民族 為己任 代表了 自由上海 的力量 是黨領導的統戰組織 孵化出中共黨史上赫赫有名的復社 據鄭振鐸回憶錄 孫瑞璜是復社的早期核心成員之一 很少缺席 孫瑞璜曾經參與了中共 江蘇省委文委領導的 每日譯報 及旗下刊物的創辦 撰稿工作 與鄭振鐸 馮賓符等熟知 自然而然躋身 由夏衍 和王任叔發起改版 在這樣的聚會上 孫瑞璜結識了一大批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 也有機 會與國際友人愛德格 上海工部局工業科科長 愛德格 斯諾赴陝北革命根據地作實地採訪 向英文報刊報導中國工農紅軍 以及紅軍領袖 紅軍將領的情況 如實宣傳中國抗戰實際 撰寫了轟動全球的傑作 紅星照耀 月在倫敦結集出版 依靠復社成員的協力支援 紅星照耀中國 的翻譯 印刷在不到 個月的時間內 裡面也凝結著孫瑞璜的奉獻 中文版 在上海出版 照片從英 文版的 張增至 轟動了國內外 向世界拉開了紅色中國的帷幕 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 工農紅軍的正面形象走向世界 孫瑞璜參與 主導推展諸多愛國事宜 凡有利於抗戰的事情 他們均竭誠 他們交流抗戰形勢 討論聯合抗戰 商議籌募捐款 營救被捕人 員和救濟難民等 這種共赴國難的私誼維持終身 孫瑞璜與陳鶴琴 向各界 人民募捐 萬餘元 萬餘套 該款由孫瑞璜通過新華銀行網點秘密匯交皖南新四軍總部 為救濟職工戰時生活困難 孫瑞璜還和趙樸初 梅達君等人發起組織 工商職員 貸金處 對工商業職工發放小額無息貸款 幫助職工解決無妄 之災形成的生活拮据 資助千餘名難民愛國青年 籌措秘赴革命根據地的經費 為許多中共地 下黨員解決經濟難題 孫瑞璜響應並主導助推大後方的 工業合作運動 正是在 星一聚餐 斯諾夫婦提議發起 他們認為抗戰將是長期的 而且主要是遊 所以應以合作社方式動員大後方的人力物力 推行小規模工業 從事日用工業品及簡單 武器的加工 供應軍需及民用 以支持抗戰 這次會後 中國工業 合作社設計委員會 推舉當時在場的紐西蘭人路易 艾黎為這個委員會的召集人 草擬工合運 動計畫 這一倡議得到宋慶齡 周恩來和當時美國駐華大使的支持和鼓勵 宋慶齡任中國工合 國際委員會名譽主席 在各種抗日進步力量的共同努力下 發起後來被讚譽為 經濟國防線 復社成員也力所能及地鼎力協助 這場戰時生產自救得到海外華僑和國 際友人的支援 全國工合機構也成為隱蔽 聯絡各地中共地下黨同志的可靠聯絡點 孫瑞璜不遺餘力資助進步書刊的出版發行 續西行漫記 次再版 國外不少出版社紛紛翻印 在海內外華人華僑中引起轟動 這本書所激起的巨大波瀾 大大超出了復社社員的預料 的影響下 大批愛國青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 的許多戰友 受此鼓舞 投身抗日前線 孫瑞璜還參與資助復社出版 接辦過夏衍 梅益等創辦的 在整個抗戰期間 所有參加 之成員堅守民族大義 沒有一人墮落為漢奸 沒有一人向敵人告密出賣抗日力量 甚至抗戰勝利以後 在國民黨發動大規模內戰期間 有一人站到蔣介石獨裁政權陣營一面 擔當上海銀錢業群眾聯誼組織的領頭人 隨著新華銀行聲名遠播 孫瑞璜的社會地位也日益提高 不少工商企業都邀請他擔任董事 長或董事等 1946 孫瑞璜先後投資擔任博士金筆廠 大華綢業公司 大安保險公司 國萃眾製造公司 科學化工廠董事長 以及中國國貨公司 大中華實業 新中實業 光華百貨 振豐棉織廠等眾多公司董事 他也義不容辭地在金融業界公益事業中嶄露頭角 發揮了示範帶 頭作用 在特務眼中 孫瑞璜是被共產黨染紅了的金融家 因為令國民黨政權不爽的事情 經常出頭參加 並且影響力巨大 上海市銀錢業業餘聯誼會 月由張人俊 即張承宗 中共上海地下黨傑出 領導人 年代曾任上海市副市長 邵君美 金惠民 張困齋 韓宏綽 方孟仁 梁廷錦 林震峰等中共地下黨發起創建 主導運作的金融業職工群眾組織 救亡團體 聯絡感情 交換學識 改良業餘生活 提倡正當娛樂 增進服務效能 促進銀 錢業業務 為宗旨開展聯誼 順應了行業同人的訴求 為提升號召力 由秘書處 主任邱叔麟 即楊森培 拜訪邀請 經胡宣同借用長兄胡孟嘉的相知關係協助爭取 會員大會 公推孫瑞璜擔當 第三屆理事會主席 他開始扮演 守護神 的文獻資料 突接租界當局勒令閉會的通知 巡捕房也派人到會所查封 孫瑞璜就 理事會主席名義赴工部局進行解釋 申明兩年來開展正當業餘文體娛樂活動的事實 並請好友徐寄廎 浙江興業銀行董事長 以工部局華董身份出面疏通 再由銀行 錢莊兩家同 業公會聯名擔保 拿到了工部局的登記執照 贏得租界當局的註冊許可和金融管理 層的合法認同 自第三屆至第九屆由孫瑞璜 王志莘擔任理事會主席 聘請熱心公益事業之金融 業高層徐寄廎 錢新之 秦潤卿 潘仰堯 蔡承新 裴雲卿等 人出任名譽理事 倚重他們 的號召力和人脈 廣泛吸收銀錢業界上層人士參加 的影響力 凝聚力空前提升 以會員福利性質的文化補習及文藝體育為抓手 因勢利導 採用豐富多彩的聯誼 創新活動載體 用暖心舉措豐富業餘生活 釋放工作壓力 更是產生了集群效應 熱度顯現 向心力倍增 而上海地下黨則奉行 蔭蔽精幹 利用合法掩護開展秘密工作原則 安排黨員骨幹擔任 及會務部門的負責人 撐起大樑 播撒革命火種 得道多助 業界廣泛支持 經過多次徵求會員運動 從發起時的 1939 年規模已超萬人 萬名會員 激揚蓬勃氣象 促成金融行業主流共識 凝聚起澎湃力量 孫瑞璜經常在 聚會上發表演說 為出版的 銀錢報 銀錢界 及會員大會特刊 撰寫文章 激發愛國擔當 鼓勵銀錢業職工克服戰時困難 樹立對國家和事業的信心 以迎接戰後復興時期的到來 在孫瑞璜身體力行示範下 新華銀行總行營業室經理徐振東和分行處室經理陳鳴一擔當 會員徵求運動隊的隊長 主管人事的總秘書嚴景耀也傾力襄助 職員中加入 會員的人數超過職員總數的 孫瑞璜連任第三屆至第六屆理事會主席 抗戰勝利後王志莘返回上海 出於對王志莘的尊 孫瑞璜就主動讓賢 不但新華銀行的一切工作悉由王志莘決斷 即便在社會活動中也力推 王志莘 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上孫瑞璜就積極推薦由王志莘繼任理事 並連任兩屆 而自己改作副理事長全力輔佐 新華銀行核心二人組出任 法人代表 十餘年 任職期間 密切團結進步上層人士與廣大職工 弘揚正氣 做了許多有益國 家的工作 交際能力非凡的黃定慧 最美紅色女特工 名噪當下的黃慕蘭 1926 年入黨 1931 年以中共中央 人員身份及時通報向忠發叛變情報 參與營救關向應 1933 年後脫黨 年時任通易信託公司複業的實際控制人 從第三屆開始至第五屆 常務理 秘書處主任兼同人福利委員會主任 口才奇佳 能力突出 在做好金融上層人物統戰方面 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華銀行的多元化經營獨具慧眼 投資創建的新孚股票公司經理證券業務 新原物產公司 經營房地產業務 均蓬勃興旺 新華銀行投資挹注的中國國貨公司 鴻興織造廠 美亞絲綢廠 等工商企業被稱為 國貨幫 他們設立國貨商場和國貨年 舉辦國貨陳列會 自發投身抵制 提倡國貨 共紓國難的 實業救國 私立復旦大學欲通過銀行貸款和向社會發行公債等形式 解決興建新校舍維持學校運轉所 需資金空缺問題 在孫瑞璜與時任新華銀行襄理徐樹聲 年復旦商科畢業校友 的斡旋 新華銀行作為公債的擔保與承銷機構 興教助學 回報社會 復旦大學在上 海公開發行年息一分 年的建築公債 此舉首開私立大學發行公債之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