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 189- 2025-03-28
中文版在第 無錫扶輪人實業家和教育家 唐炳源博士 香港公益金創始人暨首任會長 Wusih Rotarian Industrialist Educator Tang Ping Yuan CBE LLD Founder First President The Community Chest Hong Kong September 2017 1960s Honourable 行政局議員唐炳源博士 Rotaryanne Mrs Ivy Fung 簡笑嫻女士 馮秉芬夫人 Lady Hogan 何瑾爵士夫人 Samson Sun 孫秉樞博士 香港公益金 November 1968 Today 160 Refugee Rotary Club Wuxi Kiangsu Jiangsu Province Republic China 中華民 國江蘇省無錫縣 1912 Shanghai Nanking Railway Tai Lake Wei Chien Hill 惠泉山 County During Imperial Qing 大清國 1636 Trade 1842 Chinkiang Zhenjiang Nanjing 1858 Textile 1894 1904 With 上海扶輪社 唐炳源 March 1937 Later April 81st District May 無錫扶輪社 Charter Official International Governor Fong Foo Sec 鄺富灼博士 Wednesday Ching Foong Cotton Spinning Weaving Mills Shek 無錫縣石皮巷三號慶豐紡織印染廠 Managing Director Ltd 慶豐紡織印染股份有限公司 His Goods June 4321 Chesley Perry Secretary You All Should Asia Amber Mansions Singapore Strait Settlement Day But Regrettably Second Sino Japanese War Japan 中華民國 July 1945 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 河北省宛平縣蘆溝橋事變 Chinese History Resistance 中國抗日戰 After Peiping Beijing Rotarians 上海公共租界 British Crown Colony These American Pacific December 1941 Tientsin Tianjin America Moving 北平扶輪社 天津扶輪社 Tsinan 濟南扶輪社 Tsingtao 青島扶輪社 Soochow 吳縣扶輪 南京扶輪社 鎮江扶輪社 Hangchow 杭州扶輪社 Hankow 漢口扶輪社 Yen 顏德慶博士 Outport Tiffin February 1938 S00chow They 中華基督教青年 Therefore Life For January 1939 1940 United States French Concession Both Communication Eventually 1943 Early Years Education Pao 唐保謙 Born 1898 Sing Hai John University 上海聖約翰大學 Tsinghua College Peking 北京清華學堂 Boxer Indemnity Scholarships 庚子賠款獎學金 1920 Lowell School MIT Class 192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dministration While Rifle Cosmopolitan Corporation Mechanical Society Students Boston Wen Bing Chung 溫秉忠 1862 Educational Mission CEM 中國留美幼童 Kin 溫金美 1903 1988 Leamington Warwickshire England McIntyre Girls 中西女子中學 Western King Industry Bachelor Science Kings Following Chrysler 1947 Communist There South Sea Manufacturing 南海紡織有限公司 Tsuen Wan 1948 1949 Page Chairman Mayfair Industries 美豐實業有限公司 Telephone HKTC 香港電話 有限公司 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 TVB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Levi Strauss Far East 利惠有限公司 Public Figure Philanthropist Before 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 全國最高經 濟委員會 Chamber Commerce 全國工商業總會 From Industrial Revolution 1964 Justice Peace 香港非官守太平紳 Sir David Clive Crosbie Trench 香港總督戴麟趾爵士 Member Legislative 港立法局非官守議員 Executive 香港行 政局非官守議員 1967 Demonstrators Police Force Instigated People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66 1971 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 Four Asian Tigers 1970s Lion Rock Spirit Queen Elizabeth Kingdom Officer Most Excellent Order Empire 1970 Commander Emperor Sacred Treasure 3rd Sanatorium Hospital Warm Supporter Republican 1935 Academia Sinica Research 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委員會評議員 Board Trustees Tsing Hua 國立清華大學 Chekiang 蘇浙公學 Rarely Throughout Connections Jack 唐驥千 Martin 唐裕年 Christopher Hall Scholarship Fund Polytechnic 香港理工大學 Technical 香港工業 專門學院 Planning Committee However 香港理工 August 1972 1994 PolyU 2002 Kinmay 2012 Square 唐炳源廣場 Founding 1976 Court 1995 CUHK 香港中文大學 Upon October 1963 Robert Brown Black 香港總督柏立基爵士 Chancellor Construction Liu Shui 馬料水 Shatin Library Advisory Lingnan Business 嶺南工商管理研究所 Governors New 新亞書院 Doctor Laws 7th Congregation HKU 香港大學 新聞報導香港公益金成立 Star 他在扶輪社使用的中文名字是 唐星海 中國的傳統文化 在友輩中通常以字行 This 麻省理工學院學生 Image Archives Special Collections 中坐佩領結 麻省理工學院中國學生會會長 唐家產業 無錫九豐機製麵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 1934 Shares Certificate 南海紡織廠佔地約 位於香港新界荃灣青山公路 Covering Textiles Castle Peak Road Territories 唐炳源肖像 Portrait 年代在九龍紅磡的香港理工學院校園全貌 右邊的低矮建築物是原香港工業專門學院的校舍 Full Hung Hom Kowloon Low 位於香港中文大學林蔭大道西端 見上圖 唐炳源參與捐建的大學圖書館主樓於 年落成啟用 Partly Main Building Mall 為了紀念唐炳源伉儷 長子唐驥千偕兒孫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捐建了一座唐氏大樓 研究生宿舍 為了紀念雙親 四子唐騮千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贊助設立 唐炳源伉儷絲綢之路研究中心 Oscar Center Silk Studies California Berkeley 香港公益金聯席創始人暨首任會長 上世紀 年代初期 大量內地人民移居到香港 香港人口激增 社會問題日趨嚴重 海外公益組織和基督教會來港展開緊急救濟工作 提供金錢和物資的援助 年代末期 經濟逐漸穩定發展 國際救援機構開始撤出香港 社會福利服務變得供不應 福利機構為提供服務要花費大量人力 物力籌募善款 相互間造成競爭 有見及此 抱著崇高理想及遠見的社會賢達 包括行政局議員唐炳源博士 國際扶輪第 345 1961 1962 總監馮秉芬之夫人 以及孫秉樞博士等倡議成立一個 公益錢 統一籌募善款資助福利服務 令機構可專注發展服務 唐炳源等人的倡議 促使香港政 月制訂 香港公益金條例 正式設立一個名為香港公益金的慈善團體 負責籌 募善款的公眾活動 隨之誕生 香港公益金在 日成立 唐炳源獲推舉為第一任會長 在他的主導下 在首屆 籌款活動中 在三個月內 一共從社會各界籌得多達 600 萬港元善款 用以資助香港 個社會 福利機構 唐炳源在任一年後 因公務繁重決定卸任 但獲邀改任副贊助人 繼續支持公益金 的各大籌款活動 香港公益金致力為香港超過 間會員機構籌款 提供六項服務 兒童及青少年 家庭及兒童福利 醫療及保健 復康及善導 以及社區發展 為香港的未來努力 創辦無錫扶輪社的 年以來 無錫一直是中華民國江蘇省的南部縣 沿滬寧鐵路距離上海以西約 著名風景名勝區有太湖和惠泉山 年代該縣人口超過一百萬 包括郊區 皇朝期間 棉紡和絲綢的生產在無錫縣蓬勃發展 道光二十二年 通向上海以及 咸豐八年 通向鎮江和南京的港口的開放 便利了貿易增長 無錫縣成為 了全國紡織工業的中心 光绪二十年 開始初現大規模的紡織工廠 光緒三十 開始建立機器操作繅絲和絲織品工廠 無錫縣也是穀物的水路運輸區域樞紐 在上海扶輪社 的推動和監督下 紡織業鉅子唐炳源在 日與大約 位當地社區領袖坐在一起 討論在無錫縣成立新的扶輪社的可能性 地區第二屆年會在南京召開 無錫臨時扶輪社的 名成員參加了會議 受到了高度讚賞 組織成立 名單上有 名創社社員 唐炳源當選創社社長 唐炳源是慶豐紡織印染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 扶輪職業分類為 棉紡業 正式的會員資格申請通過第 地區總監鄺富灼博士發送給 國際扶輪 無錫扶輪社決定在每個星期三的下午 點定期舉行例會 會場位於無錫縣石皮巷三號 慶豐紡織印染廠的所在地 圖見第 無錫扶輪社被正式選舉為國際扶輪成員 授予證書第 如果不 是在預定的授證典禮前一個月開始爆發戰爭 無錫扶輪社將會成為一個健全的扶輪社 儘管如此 在組織和成立的那個時期 它還是非常活躍的 遺憾的是 在無錫扶輪社收到證書 和準備舉行授證典禮之前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 這是日本帝國主義對中華民國的全面侵略 日直到 日日本戰敗投降 它始於河北省宛平縣蘆溝橋事件引發的軍 事衝突 日本與中國軍隊之間的爭端升級為戰鬥 在幾個月內 日本軍隊迅速佔領了中國北部 和東部所有重要的港口和工業中心 包括國家首都南京和附近的無錫縣 這些地區的扶輪活動 即時受到嚴重干擾和破壞 導致扶輪社暫停或休會 許多社員也成為 時避難在上海公共租界或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居住 在那個時期 這兩個地方仍然是英國和 國控制的地區 意味著這是 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 安全區 無錫縣淪陷 無錫扶輪社變成了 難民社 二十四名社員當中 包括唐炳源在內的 名移居上海 人移居天津 位移居美國 人留在無錫 同樣跑到上海公共租界的其他 難民社員 有來自北平扶輪社 吳縣扶輪社 在到埗上海的初期 眾多難民社員通常參加上海扶輪社午餐例會來享受他們的團契 鑑於有必要使暫時居住在上海的這些社員不給上海扶輪社帶來長期負擔 也可以舉行自己的例 維繫扶輪聯誼 地區總監顏德慶博士啟動了一次會議 他以南京 縣和無錫五社為骨幹 召集代表商議新的替代方式 終於找到了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 日成立了一個 埠外扶輪社員午餐會 每兩週舉行 埠外扶輪社員 的意思是指 上海以外的中國其他區域 逃難到上海 臨時居住 的社員 午餐會的骨幹成員來自上述五社 其他有來自青島 鎮江和北平等等 他們還嘗試 在不同的地點開會 包括各種餐館 俱樂部 酒店和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直到找到令人滿意的 聚會地點 這個決定 得到了國際扶輪的同意 唐炳源和他的 名無錫社員以這種流亡上海的方式繼續了扶輪生涯 一年多來 證典禮仍然沒有舉行的機會 顏德慶總監向國際扶輪報告 作了以下解釋 無錫扶輪社的證書已經收到多時了 如果不是爆發戰爭 無錫扶輪社早已在預定的日子舉行 了授證典禮 我曾與唐社長商談 他感到社員寧願等到他們返回無錫後 屆時將舉行更大的慶 祝活動 以賦予無錫扶輪社新的動力 我認為他們的決定是正確的 儘管戰爭連續吃緊和其他諸多障礙 位於上海的午餐會依然一次又一次成功地舉行了例會 年夏天 午餐會新職員選舉 唐炳源當選書記 戰爭局勢繼續發展 甚至更糟 日本帝國對美國及其盟國宣戰 太平洋戰爭 開始了 上海公共租界和法國租界很快便被日本軍隊佔領 不再是 日本軍事當局 不允許再進行扶輪活動 上海扶輪社和埠外扶輪社員午餐會必須關閉 與美國的通信中斷 國際扶輪決定於 日正式終止被日軍佔領的中國領土上所有扶輪社的會員資 因為這樣的決定 唐炳源的扶輪生涯和他所創辦的無錫扶輪社便如此這般給畫上了句號 紡織大王 在中國哲學中 人而具有卓越之才德者 無錫扶輪人唐炳源博士 實足以 字星海 為望族毗陵唐氏後人 光绪二十四年 日生於大清國江蘇省 無錫縣一個書香門第 官宦世家 父親唐保謙為實業家 在當地營辦布莊 廠和紡織廠 累積不少財富 唐炳源在家中三兄弟中排行第二 早年受教育於上海聖約翰大學 後繼續進去北京清華學堂 1919 年擔任 清華月報 英文版學生主編 唐炳源在 年畢業 獲得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頒發庚子賠款獎學金 可以在美國留學 月抵達美國 首先與其他清華學生一起入讀洛厄爾紡織學院 學習紡織 然後在大三時轉入麻省理工學院 學習工程管理 在麻省理工學院期間 唐炳源相當活躍 参加了步槍射擊會 大都會俱樂部 機械工程學 會等等 他也参加了中國學生會 在大四時曾擔任該會的會長 源被選為麻省理工學院的代表 為波士頓 的中國學生組建了當地的學生信息中心 年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獲得理學士學位後 唐炳源曾希望進入研究生院深造 但是因 為長兄唐肇農的去世 迫使他應父親的要求返回中國 接手經營家族的業務 克紹箕裘的實業生涯 1902 父親唐保謙與人合作 在無錫北塘三里橋沿河合開永源生米行 以公平誠信著稱 一時門庭若市 生意鼎盛 積累了一定的資金 1909 唐保謙又與別人合資 在無錫蓉湖莊 創辦九豐麵粉廠 1915 年接辦潤豐油廠 這是無錫第一家採用機器製造 唐保謙出資 萬銀元 在無錫周山浜創辦錦豐絲廠 他自任經理 唐保謙投資營造資源行業 嚴家橋鎮東北角蠡河口創辦磚瓦廠 日產磚 萬多塊 由他的長子唐肇農兼任該廠經理職務 1921 由唐保謙帶頭 募集將近一百萬銀元 在無錫周山洪野花園附近徵地 200 創辦慶豐紡織廠 由於一直幫助父親打點生意的長兄去世 唐炳源放棄進入麻省理 工學院研究生院的計劃 匆匆回國 當時唐保謙草創慶豐紡織廠 正是急需用人之際 回國之後 唐保謙並沒有直接讓二兒子管理工廠 而是讓他協助六叔唐紀雲和三弟唐曄如做事 出任慶豐紡織廠副總管兼紡織部工程師 唐炳源精明強幹 辦事果斷 很快發現了工廠存在的 管理問題 於是運用留美學到的知識對慶豐廠進行體制改革和技術改造 遵從父親的建議 唐炳源的實業生涯的各個階段都進入了與 生活中四大必需 息息相關的實業 慶豐紡織 九豐麵粉 潤豐荳油 江南水泥 又擔任美國汽車生產商佳士拿 Automobiles 的中國代理 1926 唐炳源進而兼任慶豐紡織印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1930 唐炳源創辦 職工養成所和培訓班 培養一批紡織 財會專業人才 1933 他推行泰羅式管理 Taylorism 各部門 各工種都制訂出辦事細則和工作方法 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他選取優質 棉花做原料 生產道道把關 質量層層檢驗 不惜成本創造名牌產品 去國外參觀考察 國外先進經驗 引進國外先進機器 全面更新廠裡設備 並擴建慶豐第二工場 增闢漂染車間 慶豐廠生產的 雙魚吉慶牌 雙魚牌 平布和 牧童牌 平布行銷國內市場 唐家的 雙魚吉慶 牌棉紗與棉布成為無錫地區的標準紗和標準布 銷路遠及東南亞 豐紡織廠已成為無錫七大紡織企業之一 擁有的紗錠達 線錠達 而織布 機也有 725 還擁有全套漂染設備 是滬寧線上數一數二的紡織巨頭 慶豐的資本已增至為 當初投資的 東起上海 西至溱潼 北自徐州 南到廣州 都有慶豐的辦事處 月父親去世 唐炳源接任慶豐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 日本帝國侵華戰爭爆發 唐炳源果斷決定停產 轉移物資 月中旬 日軍兵臨無錫城下時 工人們護送着最後一批機器轉移至蘇北泰州 唐炳源本人和主要業務總部移至上海公共租界 這是當時連接海外商業世界的 因為紡織產品是至關重要的軍需品 日本軍隊佔領 無錫之後 等手段 侵吞了唐家很多產業 唐炳源拒絕日商提出的共同修復 合作經營慶豐的建議 唐炳源等人通 過活動 向中華勸工銀行租借上海延豐路申園跑狗場原址 畝土地 利用無錫慶豐 轉運出來的一部分機器設備及原料 和籌集到的部分資金 創辦保豐紡織廠 月收回 無錫慶豐廠後 唐炳源借用上海保豐廠的經濟實力 支援無錫慶豐廠 他投資馬迪汽車 通惠冷氣公司 與人合辦公永紗廠 與建安實業公司合作開辦慶源 利達花紗布 莊和寶豐堆棧 北新隆農場 無錫永新化工廠 崑山永潤油廠等企業 日日本帝國宣布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戰爭應該結束了 中國國民黨 和中國共產黨之間的矛盾因裁軍 行憲與聯合政府等議題再度凸顯 導致雙方在 1946 年全面開 鑑於中國大陸局勢動盪 政府主權面臨易幟 唐炳源決定南遷英國殖民地的香港 憑藉自己的營商經驗 再加上擁有從上海帶來的資金 技術和設備 他旋於翌年創立南海紡織 自任董事長 唐炳源抽調慶 豐廠部分資金 並將該廠原訂購的紗錠 布機運到香港 在荃灣集資創辦南海紗廠 年又抽調上海保豐 無錫慶豐廠的資金 發展南海紗廠 由於戰後香港廉價勞工供應充足 再加上海外市場需求殷切 南海紗廠的棉織品早於 1950 年代已率先打入西方英美市場 唐炳源更把南海紡織上市 成為南海紡織股份有限 繼續出任董事長 而公司的法定資本和實收資本分別為 000 萬港元和 400 萬港元 年的時候 南海紗廠面積達 萬方呎 每月生產的棉紗達 240 棉布也有 410 總資產高達 468 成為香港規模最大 設備最為完善的棉紡企業之一 唐炳源也因 的稱號 當時英美西方國家已開始考慮對紡織品實施貿易配額和撤銷 特惠稅安排 對香港出口貿易的前景蒙上陰霾 面對不明朗前景 唐炳源也曾經多番表態 表業界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抬升表達憂慮 除了南海紗廠的業務外 唐炳源也身兼美豐實業有限公司 董事長 另擔任香港電話有限公司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董事等商界要職 公職生涯 早在中國大陸的時候 唐炳源已曾任全國最高經濟委員會委員 來香港以後 月獲香港政府委任為棉業諮詢委員會委員 由此開展在香港的公職生涯 年香港總督戴麟 趾爵士 委任為非官守太平紳士 他繼而獲委任為立法 局非官守議員 年起兼任工商業諮詢委員會委員 殷商李福樹宣佈辭任行 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的職務 唐炳源遂於同年 月獲香港總督戴麟趾爵士委任接替李福樹為 行政局非官守議員 但同時辭任立法局的職務 在兩局供職期間 唐炳源比較關注勞資關係和勞工權益 又率先響應政府的建議改善勞工 是較開明的企業家 這個期間 也是香港經濟和政治環境非常不穩定的時期 香港社會 兩次暴動 六六暴動 的起因 1965 當年為橫渡維多利亞港的主要交通工具 天星小 Ferry 向政府申請加價 將頭等收費由 毫增加至 當時社會輿論反對 害怕牽起加價潮 並繼續引發社會的抗爭及動盪 歲的青年蘇守 穿上寫有 絕飲食 反加價潮 的外套 在中環愛丁堡廣場碼頭絕食抗議 不久有 年加入聲援 警方在翌日以阻街為由 將蘇守忠拘捕 日蘇守忠受審當晚 更有約 300 人向油麻地警署擲石及玻璃瓶 將示威浪潮推上高峰 當晚各地放火搶掠不絕 警方遂以武力 行動中 發射催淚彈 772 枚和實彈 香港總督戴麟趾爵士在凌晨 九龍區於凌晨 分至上午 時實施宵禁 宵禁最終在 日解除 但示威更間接 造成往後的 六七暴動 年香港左派暴動 是香港一場因社會矛盾 政治矛盾激化 並受到中 國大陸文化大革命思潮 及澳門一二 三事件影響的香港親共產黨人士對抗香港政府的暴動 事件從 日開始 至同年 月基本結束 其由最初的工人運動 反港英政府示威 演變成後來的恐怖主義及炸彈襲擊平民等行動 是中國共產黨政權在大陸取代中國國民黨政權 在香港唯一的親共產黨左派暴動 六七暴動由南豐紗廠工潮 港九的士風潮 青洲英泥工潮 人造花廠工潮等引發大罷工及 示威開始 後來有罷工工人被警察打傷打死 示威者其後暗殺 放置炸彈 167 個炸彈 和製造槍戰作為報復 在事件中 全體香港警察取消休假候命 並多次與左派示威者衝突 出驅散 鎮壓及拘捕行動 根據統計 期間有 936 人被檢控 832 人受傷 212 名警務人員在 人死亡 名警察在事件中死亡 名香港邊境警察和一名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共產 黨民兵在邊境衝突中死亡 一名駐港英軍拆彈專家 一名消防員 參加反英的示威者約 因為軍警鎮壓死亡 名市民遭炸死 電台主持林彬被燒死 死亡人數僅次於 1956 年雙十暴 暴動期間共發現 074 個懷疑炸彈 個真炸彈 其時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的高潮 國内不少城市都爆發支援 港反英抗暴 的遊行示威 英國在北京駐華代辦處亦被紅衛兵搗毀 英國駐滬處理僑務專員辦 事處一同受到衝擊而關閉 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林彬 在廣播中批評左派的暴力行徑 其本人與堂弟被人投擲汽油彈燒死 是這次暴動的標誌性事件 暴動期間同時造成經濟損 使部分市民變賣財產離開香港 造成香港的第一輪移民潮 許多生意人遠走南洋 香港政府研究六六 六七兩次暴動成因後 察覺到有需要適量調整過時的殖民地管治策略 政府透過主動關心及改善一般民生 減少社會不公平現象 同時緩和市民不安情緒及與政府的 政府在暴動結束後一年 年已着手修改勞工法例 大幅加強對勞工的保障 善與市民在地區層面上的溝通 進行首次地方行政改革 包括於 年成立民政處 即今日的 民政事務總署 香港也在同年直接成立鄰舍輔導會和公益金等組織 暴動亦間接催生 香港在 在教育 房屋等等各方面的改革 同時政府發現 青少年空閒 時間缺乏可供參與的活動而被左派招攬 於是決定大量增加文娛康樂活動 暴動後的 1969 月開始舉辦的 香港節 就是當中的一個重要節目 藉以加強青少年對香港的向心力 漁農處 現漁農自然護理署 月開設林務營 以疏導青少年問題 為表揚唐炳源參與公職和服務社會方面的貢獻 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授予最優秀的大英帝國官佐勳章 月再晉一級 授予最優秀的大英帝國司令勳 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向唐炳源頒授勳三等瑞寶章 以表揚他在香港 交流方面的貢獻 熱心支持教育 唐炳源不光是名副其實的實業家 也特別關注教育事務 他堅信必須通過更多和更好的教 來不斷改善人力資源 他這信念堅定 與中國和香港的教育機構有著密切的聯繫 並慷慨 早年在中國大陸的時候 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的工程研究委員會評議員 還曾是 國立清華大學的董事 反饋支持母校麻省理工學院 像他父親一樣的著名慈善家 唐炳源向亞 洲的幾所大學捐贈了幾座重要的建築物 移居香港以後 繼續熱心支持教育 為蘇浙公學的擴建計劃給予規劃建議和財政援助 於高等教育方面 他直接同時參與了香港理工大學 和香港大學的發展工作 麻省理工學院 留學美國回國後 唐炳源繼續與中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校友會 持著密切的聯繫 他與多位 校友一起幫助成立了一所上海理工學院 在他的一生 唐炳源慷慨地尋求回饋 的機會 他認為這有助於他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成功發展 且積極地促進了 與遠東地區之間的關係 唐氏家族與 的關係已有好幾代人了 長子唐 孫子唐裕年和曾孫 也都是麻省理工的畢業生 為了紀念唐炳源 捐建了一座唐氏大樓 並設立了一項 省理工學院唐氏獎學金基金 香港理工大學前身是香港工業專門學院 香港工專 年校舍建築於紅磡灣填海區 部分前漆咸道軍營及前九廣鐵路何文田車廠 開展了香港工業 教育史的新一頁 在促進紡織工業教育方面 唐炳源協同棉紡業界向學院捐款 建造一所紡織 實驗室 工業家鍾士元博士在立法局會議中倡議成立一所理工學院 進一步獲香港政府委任為香港理工學院籌劃委員會首屆主席 促成香港工專變身為香港理工學 提供工商業專上教育課程 而委員則包括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秘 書裴利 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包朗 Herbert Charles Browne 和鍾士元 教育司簡乃傑 William Gregg 副財政司夏鼎基 Philip Haddon Cave 人事處主任韓達誠 James Heal Henderson 殷商勞倫士 嘉道理爵士 Lawrence Kadoorie 工務司盧秉信 Jeavons Robson 首席助理輔政司 社會事務 羅能士 Rowlands 商胡文瀚 在主席任內 唐炳源負責領導委員會籌備理工學院的設立 並就學院選址 遷入安 訂定董事會職權和院務規章 提供不少意見 以及負起物色院長人選等職責 在教育司簡寧 Canning 和其他委員的陪同下 親身前赴英國會見各學院院長人選 唐炳源上任甫兩年即於任內猝逝 由他領導的籌劃委員會仍在草擬向香港政府 提交的報告書 尚餘數月便告完成 委員會為對唐炳源表達敬意 特意讓主席一位懸空 主席鍾士元接手領導擬備報告書的任務 而政府最終於 年初採納委員會的最後報告 香港理工學院條例 日正式生效 首屆校董會亦隨之組成 委員會的工作 最終促成香港理工學院在 日正式成立 接管香港工專的校舍及職員 獲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頒授自我評審資格 正式取得大學地 並正名為 唐炳源的家族後人為紀念他生前在高等教育方面的貢獻 也倣傚捐助香港的高等院校 少大學設施更因此以唐炳源命名 日香港理工大學把校內教學大樓的兩翼 式命名為 唐炳源樓 唐溫金美樓 以及在 月命名 同樣位於理工大學內的 以表彰唐炳源伉儷及唐氏家族對該校的貢獻 長子唐驥千博士亦深覺命名 別具意義 香港理工大學對香港社會貢獻良多 我個人對於能繼承先父的遺志 年間為香港理工學院擔任校董會的創會成員 年至今出任大學顧問委員會 繼續支持院校的發展 感到特別高興 是一所座落於香港沙田馬料水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也是香港第一所研 究型大學 唐炳源為第一屆大學校董會董事 隨即整個 新校園的建設在馬料水大興土木 是大學圖書館大樓的主要捐建人 中大在 月草創時 大學圖書館只於九龍設置臨時的細小館址 隨後再遷往大學本 部的范克廉樓 Benjamin Franklin 唐炳源捐出佔總建築開支 735 萬港元約 萬港元的善款 用以紀念其先翁唐保謙 整座圖書館大樓由建築師司徒惠設計 於校園中央樓高五層 面積達 可藏書 為保持低調 大學校方應唐炳源的 到圖書館規劃後期才向外公佈主要捐建人的身份 香港總督戴麟趾爵 士主持圖書館大樓奠基儀式 唐炳源與大學校長李卓敏博士陪同 場面盛大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大樓捐建紀念匾 行政局議員唐炳源博士為紀念其先翁保謙先生 特捐建本圖書館以作促進中西文化交流之中心 公曆一九七一年四月 日仙逝 無法見證大樓在 日落成啟用 校方當日特別邀請唐炳源遺孀唐溫金美女士主持剪綵 而大學校董會主席簡悅強 校長李卓敏博士 和唐炳源之長子唐驥千等在場觀禮 圖書館大樓內分別置有兩塊紀念 記錄唐炳源捐建大樓以及其遺孀主持剪綵的事蹟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大樓開幕紀念匾 先夫唐炳源博士平素對教育事業及社會公益多所贊助 一九七零年四月捐建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翌年六月不幸逝世 茲值斯館落成啟用爰鑄此銘以留紀念 唐溫金美敬泐 公曆一九七二年十二月 唐炳源對香港中文大學的發展尤其關切 出任嶺南工商管理研究所諮詢委員 會委員 並且多番捐助新亞書院 年起出任新亞書院董事會董事長 香港中 文大學授予唐炳源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月接受香港總督戴麟趾爵士委任為香港大學校董 年任内逝 哲人其萎 日本駐香港總領事岡田晃代表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在香港向唐炳源頒授勳 三等瑞寶章 日本交流方面的貢獻 唐炳源的身體狀況仍未有異樣 唐炳源因高血壓送入養和醫院治療 期間病情惡化 日上午 分終告不治 唐炳源仙逝時仍身兼行政局非官守議員 香港大學校董 香港中文大 學校董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董事會董事長 香港理工學院籌劃委員會主席 公益金副贊助 人和南華體育會名譽會長等公職 唐炳源信奉基督教 日下午二時於中環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Cathedral 行安息禮拜 香港各界致悼者眾 靈柩由八名好友扶持 行政局非官守議員高登爵士 Sidney Samuel Gordon 關祖堯爵士和簡悅強博士 上海商業銀行副董事長朱如堂 渣打銀行 總經理梅大衛 香港政府工商署署長姬達 Cater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李卓敏博士和九龍紗 廠董事長李懋 隨後移奉往歌連臣角火葬場 Cape Collinson Cremator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