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 75 – 2024-06-22
中文版在第 10頁 沈劍虹 中華民國末任駐美國大使 Taipei Rotarian James Shen The Republic China United States Herbert Lau 劉敬恒 Rotary Historian February 2024 Ambassador 沈劍虹大使 July 1909 Shanghai 2007 Active Member Club 臺北扶輪社 Direct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新聞局局長 中華民國 1979 International District 345 Taiwan Province 臺灣省 British Crown Colony Hong Kong 英國殖民地香港 Portuguese Territory Macao 葡萄牙領地澳門 Empire 大清國上海 University 滬江大學 Yenching 燕京大 Peking Beijing Master Missouri 1935 Services ROC Communist Party 中國共產黨 1949 Additionally His Ministry Department GIO President Central Motion Picture Corporation 1963 Diplomatic Career English Chinese Chiang Kai Shek 蔣中正總統 Foreign Affairs Australia 1966 1968 Vice Minister 1971 Washington Richard Nixon While Mao Zedong 毛澤東 One Policy People 中華人民 共和國 Strait 1970s Nationalists World War Cold Administration Jimmy Carter January Wei 魏惟儀 Since However Economic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American 1962年10月31日 第一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 北市國光戲院舉行 新聞局局長沈劍虹 擔任大會主席 行政院副院長王雲五主持頒獎 October 1962 Golden Horse Awards Chairman Executive Yuan Wang Yun 1964年2月4日 金門八二三砲戰期間 新聞局沈劍虹局長帶領各國駐華記者團20餘人前往馬祖 北竿採訪 國軍司令官迎接代表團一行 1964 During Second Crisis Matsu Peikam 1964年05月09日 行政院 嚴家淦院長 新聞局沈劍虹局長出席新聞聯絡會議 May Yen Chia Kan 1966年 中華民國國防部長 蔣經國 問大韓民國後 召開記者會 新聞局沈劍虹局長陪同 Ching Kuo Defense Korea 1966年10月5日沈劍虹宣誓就任中華民國駐澳大利亞大使 嚴家淦副總統 代表蔣中正總統監誓 魏惟儀伉儷 Mrs 1908年7月2 日上海 2007年7月12日臺北 末任駐美國大使 任內經歷了聯合國大會 2758號決議 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 上世紀六十年代 沈劍虹擔任政府新聞局局長期間 參加了扶輪社 是臺北扶輪社 的現職社員 當時的臺北扶輪社 是國際扶輪 345地區的成員 該地區由3個 不同國家的領土組成 台灣省 教育背景 1908 光绪三十四年 沈劍虹生於大清國上海蘇州河北虹口沈家灣 父親與友人合股 開設磚瓦廠 收入不豐 籌措子女學費時有困難 民國初年 沈劍虹讀完光華大學 Kwang Hua 附屬中學後 曾以翻譯餬口 後靠在高中畢業 進入郵局工作的大哥資助 先就讀 再轉學到北平燕京大學 曾在上海 英文報紙 大陸報 Press 總主管是董顯光 工作兩年後 就讀美國密蘇 里大學 新聞研究院 進入新聞圈 1936 月返華 經董顯光介紹 沈劍虹進入由蕭同茲主持之中央通訊社 擔任英文部 1937年淞滬戰爭爆發前 奉調至上海分社工作 後至武漢中央宣傳部國際宣傳處 擔任英文編撰科科長 1938年10月下旬 隨宣傳處西 11月中旬至重慶 1939年沈劍虹與魏惟儀結婚 魏惟儀是第六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魏景蒙之妹 1943 年外放 赴美國主持國際宣傳處駐金山辦事處 1947 國際宣傳處改組為行政院 新聞局 出掌主管國際宣傳的第二處處長職 1948年 12月沈劍虹奉派前往香港 設立行政院 新聞局辦事處 短暫離開公職 因政治環境的變化 中華民國政府陸續遷移到廣州 年到臺灣 沈劍虹離開公職 先後在香港 德臣西報 Mail 英文虎報 Standard 麗的呼聲 Rediffusion 有線廣播電台工作 先後七年 1956年 總統府秘書 1956 經總統府國策顧問陶希聖介紹 沈劍虹出任總統府秘書 他為蔣中正總統翻譯 蘇俄在中國 一書為英文 在工作上接待過多位訪華的重要賓客 包括美國國務卿杜勒斯 John Foster Dulles 美國總統艾森豪 Dwight David Eisenhower 1961年沈劍虹出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 兼任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66年10 月13日沈劍虹獲中華民國總統授予二等景星勳章 外交官生涯 1966年沈劍虹出任中華民國駐澳大利亞大使 年回國 任外交部次長 年夏天 沈劍虹就任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 並與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的季辛吉 Henry Alfred Kissinger 當時季辛吉曾當面表示美國絕對會堅定地支持中華民國 季辛吉在同年訪問巴基斯坦 Pakistan 以腹痛為名取消原定的公開活動 暗中前往北 京與周恩來會面 秘密推動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正常化 沈劍虹完全不知情 在同年10 月的聯合國大會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通過了 聯合國 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 承認她的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 表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占據的席位上驅逐出 UNITED NATIONS THE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2758 XXVI Admitting Recalling Charter Considering Recognizing Security Council Decides 決議前 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周書楷已宣佈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然而在紐約 New York 發生的這些重大事件 身處華盛頓 的沈劍虹大使竟全然不知情 他是通過電視 新聞才得知這些事件 顯見當時中華民國臺北政府與美國外交管道所發生的嚴重問題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 Milhous 在上海簽訂 上海公報 完全無能為力 隨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美國雙方之間進行了更多的交流 包括繼任的美國 總統福特 Gerald Rudolph Ford 鄧小平訪美 沈劍虹都只能概括承受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眾國正式建交 沈劍虹黯然地離開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館 下中華民國國旗 返回臺北 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他成為中華民國最後一位正式官銜為 全權大使 的駐美國大使 而後駐美國大使的職務由 駐美國代表 使美八年紀要 1981年完成 為擔任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時期的回憶錄 半生憂患 為回憶個人外交及新聞工作點滴的個人文集 Free How 1983 沈劍虹夫人魏惟儀女士 文學作家 1918 年出生於北京 民初翻譯名家魏易之女 上海聖瑪利亞女校 Mary Hall 曾隨夫婿出使澳洲及美國 魏惟儀創作文學包括散文 劇本及兒童文學 筆觸純 收放自如 散文內容 多為勾勒大半生所經歷的人世滄桑 以及從絢爛歸於恬淡的隱居生 情感真摯 引人沈思 文學成就 曾獲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文藝創作獎 已經出版的作品有 熠煜七星 星軺東來 記美駐華十位大使及一位特使 華府二三事 歸去來 沈劍虹與季辛吉 高碩泰 2016 2020年中華民國駐美國代表 2023年12月18 美東時間1978年12月 15日晚間 臺北時間12 月16日上午 美國總統卡特在白宮宣布 華府將於 日與北京建交 並終止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 聯匪制俄 緣政治大戰略 關鍵推手即是季辛吉 而最終的美中建交結局 一直在當時國民黨政府和台灣 民眾忐忑預料之中 卻多不願真實面對 關係正常化 歷經尼克森 卡特三任總統 而台灣處於這段長達十年 名無實 的邦交 立場尷尬 毋寧是切膚之痛 感受最刻骨銘心者 恐非當時駐美大使沈劍虹 他也是歷來唯一且和季氏交手最多的我方外交人物 根據沈氏生前出版的回憶錄 八年紀要 在當時美中熱衷交往的氛圍下 二氏的互動難免處處機鋒 對沈氏顯然都不是愉 快的經驗 季氏在 月以肚子不適為藉口 偷偷經由巴基斯坦潛赴北京與毛澤東 周恩來談 判關係正常化 舉世震驚 我方後知後覺之餘 困惑可知 季氏返美後會見沈氏 其談該歷史性破冰之旅 洋洋自得 卻虛情假意表示美國重視與中華民國邦誼 但華府基於國 際局勢改變 加上國內壓力 美國深陷越戰泥淖 季氏乃不得不奉命進行該項秘密任務 心對台灣仍覺難過 惟重申尼克森總統絕不會出賣老朋友 幾週後季氏應邀赴雙橡園晚宴 又當著沈氏面前推崇毛 周出類拔萃 乃兩位絕頂聰明的 中共領導人 季對北京不存幻想 向沈氏保證絕不會出賣台灣 其敷衍巧詐 虛與委蛇 聽在主人沈氏耳裡 如何消受 1971年10 月下旬聯合國正激烈辯論中華民國會籍案 季氏卻再度赴北京洽談尼克森翌年 訪問中國大陸的安排 不啻宣告了 蔣介石集團 在聯合國的命運 日聯大通過 號決議後劃下了休止符 對台灣這項外交重挫 季氏冷冷地向沈氏指出該項不幸結局 美方乃無人之過 但當時駐聯合國大使老布希應設法延遲辯論 再謀挽救之道 老布希事後親 口向沈氏抱怨 他銜命在聯大辛苦和中共同路人周旋 捍衛中華民國席位 季氏根本不該在當 時訪問北京 致情況急轉直下 沈氏無奈認為季 布二人互相卸責 對中華民國而言根 本於事無助 等到尼 周在1972年 月底發表 季氏事後雖然當面向沈氏重申華府從未向 北京讓步 對中華民國的立場維持不變 但沈氏觀察季氏神情顯著不安 言詞閃爍 這也是沈 氏在駐美大使任內和季氏正式交鋒的最後回合 沈氏在大環境的壓力下 自覺在華府已無法發揮作用 遂向台北高層表達辭意 也獲得首 詎料華府認為時機不宜 拒絕接受換使 沈氏不得已繼續留下 駐美最後四年成為 直至斷交降旗 對沈氏個人即便是非戰之罪 此段不堪的過程 已烙印成為兩國無法抹滅的歷 史刻痕 根據媒體報導 沈氏最後一次與季氏不期而遇 1981年1月雷根總統就職大典場邊 季氏狀至熱絡向沈氏表示 大使先生 我在回憶錄 白宮歲月 中多處提到閣下呢 沈氏則 國務卿先生 我相信閣下也會在我撰寫的回憶錄中多次出現 沈劍虹大使已物故多年 但留下了與季氏多方交手的敘述 補足了半個世紀前的恩怨情仇 其歷史見證彌足珍貴 當今的台美關係 植基於共享價值與堅實利益 前的時空環境與人事因素所可比擬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 台美關係雖然翻過了那一頁 人思考如何掌握優勢 深化台美互信 協作因應諸般挑戰 仍不乏啟發與惕厲